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9 18: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1 02:04
1、(升主动脉)
动脉血出心脏后流经的第一段大血管便是升主动脉。因为走向是朝上的,故得“升”名。升主动脉段是距离心脏最近的血管,因而承受的血压最大,血管管腔也是最粗的。它的根部发出两支较小的血管,千万别小瞧这两根血管,他们直接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冠状动脉”。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心脏是血液循环的“起点”,是“泵”,是“发动机” !心脏的收缩是血液前行的动力。心脏与全身其他组织、器官一样同样需要能量补充、消耗氧气、养分、排除代谢废物,而保障它获得足够物质、能量支持的就是升主动脉发出这两支冠状动脉。我们临床上经常碰到的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等等情况,多数就是因为冠状动脉发生了狭窄、堵塞等异常病变。心脏本身的代谢出了问题,势必影响到它正常的收缩功能,后果可想而知――往往是致命的!
2、(主动脉弓部及降主动脉)
升主动脉继续前行,不过方向开始调整,逐渐向左、向后,并开始缓慢朝下,就像长江浩浩荡荡通过金沙江段、黄河穿越陕西省一般,最终在胸廓开口出完成了“华丽的大转身”,行走方向来了个180度的转弯,过渡到降主动脉段。这一“转身”阶段,由于走形酷似“弓形”,所以这段血管又称“主动脉弓部”。主动脉弓部段从右向左依次向上发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三根分支动脉,俗称“三根毛”。无名动脉又继续发出右锁骨下动脉和右颈总动脉,前者与左锁骨下动脉一起负责双侧上肢的血液供应,后者与左颈总动脉一起负责头颈部及大脑的血液供应。由此可见,主动脉弓部的三根分支动脉掌控了上肢及头颈部以及尤为重要的大脑的血液供应,地位也不容小觑。
这三根分支动脉的起始部偶尔也会出现狭窄、闭塞等病变,如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患者(多见于东方人以及年轻女性,故有“东方丽人症”一说),经常表现为上肢乏力、怕冷、无脉、头晕、黑朦(眼前发黑)等。古人说的“切脉”,就是桡动脉的触诊。桡动脉位于腕关节处,属于锁骨下动脉的远侧的直接移行支。锁骨下动脉开口的狭窄或闭塞,可以导致上肢的血供减少,因而会出血上肢乏力等症状,桡动脉的搏动也会减弱,导致触诊“无脉”。头晕、黑朦等是中枢(大脑)血供受影响的表现,多数为直接供血的颈动脉病变所致,就是我们常说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具体包括颈总动脉以及颈总动脉分出的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其中颈内动脉直接入颅,供应大脑血供)。动脉粥样硬化、外伤等都可造成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可引起大脑的血供减少,更为重要的是,颈动脉病变局部的血管内膜斑块或小的栓子很容易脱落,随着血流进入大脑,堵塞在大脑的某处――这就是“脑梗死”,也就是“中风”。“颈动脉狭窄”最大的风险就是“中风”!所以,对于彩超、CT等检查发现的“颈动脉狭窄”,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主动脉弓部继续往下便到了降主动脉,这一段除了发出一些细小的肋间动脉、支气管动脉外,并无大的分支血管发出。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许多分支动脉可能发生的病变,其实对人类威胁更大的还是这些主干血管的病变。以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为例,主动脉夹层便是这些部位常见的一种致命疾病。什么是主动脉夹层呢?
人的血管壁是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类似一种三明治或三夹板的结构,构成了一条坚固的“大坝”,安全地制约着血流一直流淌。血管的内膜每时每刻都在直接接受着血流的冲击。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血管壁发生病变(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退变和外伤等),内膜被撕开一个小口,湍急的血流就会蜂涌而“出”;内膜的外层是相对较弱的中膜层,再往外则是外膜层,如涌出的血流直接冲出外膜,便是主动脉破裂!如果外膜暂时抵挡住了血流的攻势,“大坝”没有立即决口,血流仍在“大坝”里面肆虐,便在内外膜间形成一夹层。这就是主动脉夹层!由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离心脏比较近,承受的血压最高,血流也最为湍急,加之此处血管正好还有个大的转弯,因此该处内膜更容易受损,也更容易发生主动脉夹层。也正因为此处离心脏太近,血流太急,夹层一旦破裂,全身所有的血液可以在短短数分钟内迅速流尽。危险性可想而知!
3、(腹主动脉及内脏动脉)
所幸,并非所有主干血管都容易罹患主动脉夹层。随着距离心脏越来越远,血流的速度慢慢变缓,对血管壁的压力也逐渐减小。血流经过降主动脉继续向下行,穿越膈肌后,就进入了腹主动脉段。腹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几率就明显下降了!从人体外观来看,腹主动脉相当于穿过了腹部的区域,事实上,腹主动脉也的确主要负责这个区域的血液供应。首先发出的主要分支动脉就是“腹腔干(动脉)”。光听名称,就知道够“霸气”――负责整个“腹腔”的“主干成员”!腹腔干先后又发出胃左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等下一级分支,直接为胃、脾脏、肝脏、胰腺等几乎全部腹腔内实质脏器的提供氧气、养分。
接下去,腹主动脉又依次发出肠系膜上动脉、双侧肾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等主要分支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负责所有肠道(包括小肠、大肠)的血液供应,对正常的消化道功能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患者经常抱怨“不明原因”的腹痛、恶心、厌食(甚至“惧食”――一吃东西就腹痛)、消瘦等,腹部的相关检查也做了一大堆,什么拍片、彩超、CT啦,也看不出多大问题,最后大多被匆匆或粗粗冠以“消化不良”等含糊诊断。这些症状实际上大都属于急性或慢性肠缺血(intestinal ischemia)的表现。大脑可以发生缺血,如脑血栓、脑梗塞、中风等;心脏也会发生缺血,如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等;现在,肠也不例外!这种情况下,尤其要注意腹主动脉的这几根与消化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的分支动脉是否存在病变。
肾动脉虽然也是从腹主动脉上发出,但它的情况与前面所提几根分支动脉还有些不同。前面几根分支动脉都深入腹腔“腹地”,担负消化功能重任。而肾动脉则不然,这两“兄弟”(左、右肾动脉)压根就没进腹腔,完全游离在腹膜腔之外(解剖学上准确的描述是“位于腹膜后间隙”),当然也就没什么消化“负担”了。肾脏在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扮演着绝对重要的角色!它是机体绝大多数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必经之所,这也是它那不太高雅的“下水道”的绰号的由来。正是通过肾动脉,每天约有2000升的循环血流进入肾脏,将机体的代谢产物,如水、电解质、肌酐、尿素及其他“毒素”、“废物”源源不断排出体外。肾动脉的病变,不管是狭窄还是闭塞,不管是粥样硬化还是外力压迫,不管是夹层还是“瘤”,都有最终导致肾衰的可能。除了协助“排污去秽”,肾动脉还兼具血压*的功能。高血压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就属于“肾血管性高血压”。想当年,肾动脉手术还一度成为治疗此类高血压患者的“流行”选择。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某些高血压也可通过手术来治疗的!“降压不用吃药”还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4、(髂动脉)
告别了腹腔干、告别了肠系膜上、下动脉以及肾动脉,腹主动脉也来到了自己的尽头。在骨盆入口处,它一分为二,“化”成左右髂总动脉继续下行。髂总动脉先分出髂内动脉供应盆腔脏器的血供,主干过渡为髂外动脉,再在大腿根部穿越腹股沟韧带,成为股动脉,正式宣告血管主干已离开躯干部分(胸腔、腹腔、盆腔),进入下肢躯体部分。此时的血管直径已从刚出心脏时的2-3厘米(升主动脉)减小为不足1厘米(股动脉)。尽管已明显“瘦身”,但股动脉仍忠实的执行着向下肢输送“补给”的作用。毕竟,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了下肢上,整个身体的运动都指望着下肢呢。
5、(下肢动脉)
从大腿根部到循环的最远端――足部,血管主干又经历了股动脉、股浅动脉、N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几段。也许是之前的历程太过“激扬”,下肢段的血管显得有些“举步维艰”。管腔逐步减小,血流也减少,加之行走在下肢众多肌群的“怀抱”之中,肌肉收缩导致的“磕磕碰碰”也在所难免,各种原因都预示着下肢血管可能不太平坦的“命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外伤等无形中又增加了下肢血管受损的几率。下肢动脉可以说是缺血性疾病的“高发区”。“缺血三部曲”就是这类疾病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章,“间跛”;第二章,“静息痛”;第三章,“坏疽”。三章之前,可能会有个“前奏”,这时,患者已有下肢畏冷或某些感觉异常。而一旦出现“间跛”,便属有症状期了。
什么是“间跛”?全称“间歇性跛行”,是指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经过短暂休息,疼痛可消失,但再次行走一段距离后症状又再次出现,这往往提示下肢供血动脉已经出现明显狭窄。等进入“静息痛”期,即便是不做任何事情――处于静息状态,下肢也会疼痛难忍,这提示血管狭窄程度已到“灾难”边缘。什么是“灾难”,那就是“坏疽”期,此时下肢的血管已基本丧失供血功能,肢体没有了血供、没有了氧气、养分,就开始坏死,先是趾尖,再是足,再是小腿,坏死平面逐渐升高,直至全下肢,最后难逃截肢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