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9 23: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1:36
民间对于多声部民歌的称呼有“双音”、“双声”、“公母声”等通俗说法。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民间声乐缺乏复音现象。然而,这个观念在20世纪40年代末被*,当音乐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收集民间音乐时,他们发现了大量这类民歌,从而改变了世人的认知。历史文献如广西《三江县志》曾记载,侗族的唱法尤其独特,通过组群合唱,喉音出色的歌手唱反音,形成众声高而独低的效果,使得音调起伏动听。事实上,多声形态的歌唱传统在这一地区历史悠久,广泛流传。
中国多声部民歌的主要分布区域集中在西南和南方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福建、台湾等地的壮、侗、苗、瑶、布依、毛南、仫佬、佤、傈僳、纳西、景颇、彝、高山等民族。汉族地区的一些劳动号子,如领、合声部交织的组合,也可视为多声部民歌的一种。这些民歌在祭祀、节日、歌舞和歌会活动中被广泛传唱,如侗族的“大歌”、“拦路歌”、“耶”等,布依族的“大歌”、“小歌”,苗族的“赛咳”,瑶族的“蝴蝶歌”,以及壮、毛南族的“欢”、“比”等。
另一类多声部民歌主要源自生产劳动中的号子,如东北的“林区号子”,四川的“川江船夫号子”,台湾高山族的各类生活歌曲,云南景颇族的“舂米歌”等,这些歌曲在劳动中起着鼓舞和协调的作用。每一种多声部民歌都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和传统,是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多声部民间歌曲,指一对或一组歌手同时唱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民歌,有人称其为“二声部民歌”“复音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