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版书为什么那么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04: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05:41
宋版书的高昂价格,究竟缘何而来?在古籍的世界里,宋版书如同瑰宝,其市价往往令人心惊。正常情况下,一本普通的宋版书价值百万以上,若是珍本,其价格更是无上限,例如2020年的天价古籍《王文公文集·宋龙舒本》,竟以2.63亿的惊人价格成交,堪称刻本书籍的天价象征。
古籍的“善本”概念,根据黄永年的观点,其实包含了两个层面。首先,是校勘性的善本,这类善本并不依赖于时代的稀有度或质量,例如南宋建阳坊刻的书籍,即使错字频繁,只要经过现代高质量的校订,如中华书局的点校本,同样具备学术价值。而文物性的善本,则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随着历史推移,原本寻常的南宋建阳坊本因为数量稀少,逐渐成为具有文物价值的收藏品。
宋版书无疑属于文物性善本,但并非所有宋版都是校勘性上的精品。如程千帆在《校雠广义》中提到的麻沙本,曾因质量不佳而被冠以“劣本”之名。然而,宋版书之所以昂贵,关键在于其稀缺性。不论其校勘价值如何,数量的稀少使得价格飙升,如2000年仅存8页的《大顺律》残本,竟拍出3万多元的高价,甚至超越了元本的价位。
尽管宋代书籍的印量相对可观,但古籍收藏的概念直到明代中期才逐渐兴起。在古代,书籍更多地被视为阅读工具而非艺术品,没有被赋予文物属性。直到藏书家们开始珍视宋本,版本学才得以发展,而古籍作为文物的观念也随之深入人心。
古籍能被完好保存至今,除了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只有成为文物,古籍才可能得到妥善收藏。陈也行在访谈中指出,直到明代中期,书籍还未被视为文物,因此在那个时期,书籍的自然损耗可能更为严重。
至于“宋体”这个误解,实际上并非宋代所创,而是明代后期为了提高刊刻效率,书商们逐渐采用的一种标准化字体,其设计初衷并非追求艺术美感,反而显得僵硬死板。因此,宋版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工艺或艺术层面,而是其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和稀有性。
总结来说,宋版书的昂贵源自于其稀缺性。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对古籍价值的理解将更为深入。对于古籍拍卖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翻阅拓晓堂的《嘉德亲历:古籍拍卖风云录》,这位在拍卖界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或许能提供更深入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