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儒家思想没能成为主导思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9 17:4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7:44
不适合当时社会实际
儒家思想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以实现其道德理想为终极价值目标.
儒家思想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将以儒家意识形态为模板的"理想社会制度"道德化,即"克己复礼为仁",将"礼"等同为道德价值的仁.
儒家思想的第三个特征就是将宇宙秩序,自然规律道德化,这就是"天人合一".儒家道德与"天"或"天理"相应.宇宙秩序,自然规律成为道德的一部分.
道德就是一种行为规范,就是"人应该怎样行动".在道德实践中,若因道德活动会损害个人利益而不实行道德,道德就失去意义.人们不能用"实际发生了什么"作为不实行道德原则的理由.这是道德活动不同于其它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不以道德为终极价值目标的思想体系中,倘若履行道德的后果与其更高级的价值目标(如幸福,权利之类)相悖时,道德仍可被质疑.但儒家既以道德本身为目的,道德准则就不能被它实际上带来什么后果去质疑.
但当儒家将宇宙秩序,自然规律和社会制度道德化后,儒家意识形态在实践中所带来弊病,就不能成为质疑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理据,社会弊病被认为是道德准则遭到被坏,所以儒家意识形态在改朝换代中,依然坚如磐石.
当社会内部产生危机,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社会制度本身没有问题,而问题在于没有切实推行制度;另一种原因是社会制度本身有弊病.由于儒家道德理想在个人身上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儒家就有一种推想,认为只要每个人都服从儒家的道德准则,就一定会造就一种理想和谐的社会.那么社会的不和谐不理想,皆因人们的道德沦丧所致,因此所有复杂的社会危机都可以获得简单明快的解释:是君王,官吏,民众没有履行圣人定下的道德原则所致.这种普遍化的想像,使儒家在社会危机发生时,不能发现社会制度本身的弊病.这就是中国社会在相对隔绝的状态下,周期性改朝换代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基本不变的原因.
为什么是在相对隔绝的状态下呢?因为如果有其它国家相对比,儒家思想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春秋战国时代,采取儒家思想治国的国家都很早甚至是迅速地灭亡.剩下的战国七雄没有一国是采取儒家思想治国的.儒家治下的汉唐出现盛世,并非儒家思想的功劳,只是因为中国农业起源得早,中华文明早着先鞭之故,周围的民族尚处于野蛮时代.中国统一之后,在周围根本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大国.但唐朝之后,中国最后的两个汉人朝代,宋朝和明朝,其替代者都是外族,这恐怕不是偶然的吧?也就是说,儒家治下的中国,巳经灭亡两次了.说儒学是亡国之学,也不为过吧?
到了清末,面对西方的挑战,中国不堪一击,这被认为是中国没有坚船利炮所致.于是就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搞了几十年,中国有了新学,有了钢铁厂,有了铁路,更有了坚船利炮----北洋水师,但在甲午战争中,面对经济实力和舰队实力皆不如中国的日本,依然一败涂地.至此中国的知识分子才猛醒,不推翻清朝,不抛弃腐朽的儒家思想意识形态,中国必亡.这才有了后来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在经济上,由于商业追逐利润和崇尚竞争的性质,与儒家的道德是相悖的,更由于商人在经济地位上超越士绅和官吏,甚至超越权贵,这在名位上是一种僭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7:42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的势力逐渐衰弱,主要是因为实行井田制和封国制,造成大量的诸侯拥有自己的 势力。各个诸侯都内心希望自己能代替周王,一边使自己封国丰衣足食时,也不断强化军事力量。然而此时,儒家不合时宜的宣扬:仁。一切以仁为中心,要仁己爱人,服从周王朝组制,反对法家。结果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与君王想法不谋而合,要创新改革,宣扬中央集权封建制度。于是,儒家在这个时期不是主流思想。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7:41
这主要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战乱的大环境决定的。
所谓“春秋无义战”,便说的就是那个特定时期,群雄争霸都是你死我活的拼争,讲的只是实力。这一时期局势也经常是变化无常,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实现自己利益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的,只要机会来临没有抓住的话,也许就再也遇不上了。而这样的情况下,其主张实施起来容易,见效比较显著的法家,纵横家,兵家等就当然的成为各国君王的座上宾,股肱臣。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的思想。这样的思想在国家一统的前提下,对维护封建帝王的统治是非常有作用的。正所谓“马上得天下”,儒家的思想在崇尚武力,将就权谋的春秋战国乱世基本上不大可能有被采用的机会。后来历朝历代一直不遗余力的推高儒家的思想,并对其进行了改造,这些都是出于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7:47
因为战国时期 诸侯争霸主战 儒家主和 不适合当时各诸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