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9 15: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14:14
辘轳体,是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主要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有作品《城上野步用辘轳体》展现其风采。据说,这种诗体起源于宋代秦少游,以苏东坡的诗歌最为人称道。其中,林散之大师的弟子单人耘先生的一首辘轳体诗,以其精妙绝伦的艺术效果令人赞叹。
这首诗仅用十三个字,却能衍生成六首不同形式的诗,展现了作者高超的驾驭技巧。以下是这首诗的多种解读:
七言诗:月曲如钩映画楼,楼中月钩半卷帘。帘卷半钩映画楼,秋月一痕映楼帘。
五言诗:秋月如钩挂画楼,画楼如钩半卷帘。楼帘半卷秋月痕,月痕如钩挂画楼。
四言诗:月弯如钩挂画楼,楼中帘卷一痕秋。帘卷一痕秋月楼,月楼如钩挂画中。
三言诗:月曲如钩,楼画映帘,秋痕半卷。
十六字令:秋月楼画半卷帘,卷帘半楼映如钩,如钩月挂画楼中,秋意浓。
反读:秋意浓,月如钩挂画楼中,卷帘半楼映如钩,半卷帘楼画中钩。
这短短的十三个字,经过巧妙的排列,竟然能变幻出如此丰富的诗篇,充分体现了辘轳体诗的灵活与韵味。
扩展资料
辘轳体,诗体的一种,杂体诗名。此体要求写律诗五首,五首都有一句相同,这公用的一句,分别用作五首诗的第一、二、四、六、八句。或作绝句四首,公共句用作各首的一、二、三、四句,公共句若是放在第三句则需换韵;若作绝句三首,公共句用各首的一、二、四句,无需换韵。因诗的韵律如水井之辘轳架旋转而下,故名辘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