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23: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2 17:17
在云贵高原西北角,白族聚居的地区独具魅力。东部的金沙江流域地势较为平坦,洱海和滇池两颗璀璨明珠点缀其间,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山水风光旖旎,花海灿烂。自古以来,源自西南的一支(音帛)人与当地土著交融,逐步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要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白族历史文化画卷。
白族在历史文献中曾有滇、叟、爨氏、白蛮、白等多种称呼,而白族自称为“白子”和“白尼”。1956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顺应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采用白族作为通用族名。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白剧应运而生,它源于“吹吹腔”和“大本曲”,是这两种传统艺术形式交融发展的产物,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戏曲剧种,犹如山茶花般鲜艳夺目,绽放于白族文化的花海之中。
白剧:白族戏曲剧种,原名“吹吹腔”。流行于云南西部洱源、云龙、大理、鹤庆等白族聚居地区。“吹吹腔” 与明代的弋阳腔有渊源关系。一般认为,它由江西传入的弋阳腔融合白族语音、曲调而逐渐形成,清乾隆年间已开始演出,光绪年间则更盛行。1949年后,以吹吹腔为基础,吸收白族曲艺“大本曲”的曲调,得到进一步丰富提高,改称“白剧”。唱词形式基本上用白族诗歌常用的“山花体”用白语和汉语演唱,唱腔曲调有三十多种,表演节奏鲜明,规律严谨,比较古朴,有严格而固定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