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8:1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1 19:43
有人说,先生是最富有自信力的人,他说坚持的主义,无论任何人都不能动摇。也有人说,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这两个人说的是同一个人,康有为,晚清重要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这个人,他五岁就能够背诵唐诗数百首,六岁的时候就能读大学、中庸等书籍。他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早年的时候信奉宋明理学。
但国家的危亡,以及现实的社会使得他改变了想法,发生了怀疑。认识到资本主义之后,年轻的康有为再次燃起了救国之火。他立志想要向西方学习,来挽救危亡之中的祖国,可惜,当时的清朝只差一根稻草了。康有为不明白这个道理,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朝要跟日本签订辛丑条约的时候。康有为趁机联合各省应试举人,发起公车上书。
但没有用,光绪皇帝并没有看到这些。到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十六日,光绪皇帝终于召见了康有为。开始试图变法,但变法最后失败了。远在颐和园的慈禧太后听闻皇帝要改革,急忙回到紫禁城,发动了政变夺取政权。面对盛怒的慈禧,光绪作为皇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而康有为通过朋友匆忙带着自己的弟子梁启超逃向日本。
他并非是君子,在戊戌变法失败,他甚至一度提出中日合邦。荒唐至极,康有为的文章在自己的书信里从不避讳,说早就跟日本的使臣商定了关于中日合邦的细节。还让杨深秀给光绪上奏,认为这是造福苍生的福事。事情到了这份上就有点不要脸了,想都想得到,光绪、李鸿章,即使是慈禧都不会同意这件事。
再后来,就是他开始周游列国,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去了瑞典。他被瑞典的风情吸引,在游记里大肆的描述瑞典的美景,这时的文章那里能看到他担忧光绪的心情呢?随后他在斯德哥尔摩的东南沿海的沙丘巴登地区买下了一座小岛,在岛上修建了中国式的园林。这座小岛被他取名为“北海草堂”,康有为花了大概三万元买下的。
但那是民国时期,按照当时换算现在的物价换算起码也有150万,可想康有为多有钱了。康有为在这里待了三年,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才离开。他离开之后接着周游,娶了好几房极其年轻的姨太太。要说康有为为什么这么有钱还是因为他利用了一个东西,光绪皇帝的衣带诏。他以为知道这个衣带诏的人都已经死了,就借着衣带诏在国外跟华人说,光绪皇帝还在等着他凑钱去救,于是他等到了周游多国的资本。
不过怎么样,康有为也逝去多年了。而他的北海草堂历经了一百多年,早就在海风的侵蚀下变得难寻。在康有为走后不久,这座岛自然也就重新回到了瑞典的手中。在那个年代,去北欧的中国人很少,名人更少,所以当地华人还是习惯性地称它为康有为岛。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1 19:41
不归属了,因为中途海岛的产权已经变更了,当初的买卖合同已经作废,所以不属于他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1 19:40
不属于了,因为这一百多年来瑞典经过多次改革,土地已经重新分配,所以这座岛不属于康有为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1 19:41
并不属于他了 ,因为这是其他国家的领土,他们肯定是要收回的,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