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23:1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03:35
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要分析这个问题的根本,因此要解决“如何适应大一生活”这个普遍性的问题,我们要明白我们在由高中向大学过度时会遇到什么问题。下面我就以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来进行梳理吧。
第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学时间如何分配。“到了大学你就轻松了。”我相信很多同学在高中或初中时就经常听到这样安慰的话,这句话是事实也不是事实,实际上取决你是否想要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我们一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其实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不适应,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监狱综合症”一样,在一个*内待久了,你就变成了这个*的组成部分。但是高中到大学还没有那么夸张,只是从前你的时间都被家长老师给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到了大学,选择权交到了你的手上,你的人生在这一刻其实算得上交到你自己的手上了,因此,你的时间你的大学生活如何度过都是你自己进行安排。很多人适应了大学的自由之后,放松太久会有一种每天虚度光阴的感觉。那就这个问题你必须得重视,安排你的形成,设立你的目标并付出努力去完成这个目标或者计划。
第二个问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大学的人际关系带有功利性,如果你不会主动去社交,那么除了你寝室的同学之外,可能就很难交到朋友了。所以你要想好自己愿意孑然一身,自己享受和自己相处的时间,还是更愿意去交朋友,享受高质量的社交。原来我们在高中,可能不用主动也能找到兴趣相符合的朋友,但是到了大学,你应该学着去主动了。其次,大学的人际关系的处理,我们也应该以成年人的方式去处理了,而不是任性。
高中到大学的确需要一个适应期,但是也不是特别难适应,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尽量找出不适用的地方在哪里然后解决就好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03:36
当时刚进入大一的时候,我很不适应寝室里的生活,但是我努力的和他们成为朋友以后,很快就适应了,和他们在一起,也就不再想家。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03:36
我当时就是跟着室友,上课就去上课,下课他们去玩我就去玩,不玩就去图书馆,多参加社团总是没有错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03:37
其实我是通过充实自己的生活来适应的,而且也会慢慢的去接受自己身边的事物。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03:38
刚过完大一,已经大二了。
大一的时候对很多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舍友,新的同学,总之跟高中不一样的都充满着好奇,包括学生会,社团。
加入了一个学生会,一个社团,最后半年过去,都不了了之。学到的东西也不多。也算是认识到了更多的人吧。社团学生会加一个就够了,贵在精而不在多,有时候各个社团学生会班级的事情多了,就特别烦。我也经历过,所以大一下我就把社团和学生会退了,只留下班级的职务。
在学习上,现在挺后悔大一没好好学,虽然没挂科,但想想将来也是为了考研,绩点低了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大一几乎玩了一年,上课睡觉,玩手机,刷淘宝,旷课,都干过,最后绩点2.78。但是对于考研的我来说,还不够,大一上结束后,就下定决心,大一下一定要好好学,结果,大一下虽然更努力了,但是你们也都知道,任何事情不是努力了就有好结果,绩点还是2.6左右。
一些忠告,千万不要听一些什么大学怎么能不有逃课的经历。就算是公选课,不喜欢的,也不要逃课。你觉得对你来说这个课程没有意义,但你不一定逃课了就能做对你有意义的事。
绩点很重要,特别是对一些出国考研的的人来说。千万不要在大一放纵,放纵了你会在以后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补。
再说一些谈恋爱的事吧,能别谈就不别谈了吧,累。特别是身上有出国考研等压力存在的。除非你们以结婚为目的。或者是一起加油,一起努力的。
社交上面,其实社团和学生会可以交很多朋友,但是大多都是点头之交,或者是点赞之交。真正知心的不多。朋友真的贵精不贵多。
还有一些比赛,大学确实有很多比赛,但是要抓住有用的,能加分的比赛。像大挑,小挑,数学竞赛,英语竞赛,建模等。像一些带有娱乐性质,感兴趣可以参见,不敢兴趣就不必要参加了。
其实我们班级也有很多活动,自己班里有什么心理学会交流,羽毛球小组,国学社(都是班级活动),各种班级讲座分享等等,喜欢就参加,不喜欢就别管。毕竟学生学生,学习才是第一位。我一般班级活动都是必须要参加的或者对我有用的我就去,没必要的我就请假。
大创这个东西参加不一定成功有好处,不参加一定没好处。建议参加。
大四了准备考研了,大三一年平均绩点4+,第一次全年绩点过4。绩点三年总共3.82,从3.4到三年平均3.8我感觉我还不够努力,可能大一一开始的3.4就是个错误,再怎么追都追不上了。3.8排名第三,第一是3.9+ 满分是5分,满分四分的不可能这么高,我只是个普通人,也没有高智商。
还是从一开始就要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