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21: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05:50
防治土地盐碱化的多种策略包括:水利改良,如通过灌溉、排水、淤泥排放、稻作、防渗等技术;农业改良,涉及土地平整、耕作方式改良、客土施用、施肥、播种选择、轮作和间作等方法;生物改良,如种植耐盐植物、牧草、绿肥以及植树造林等;以及化学改良,使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这些措施需根据具体条件和区域进行综合应用。
我国科研人员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克隆出一种耐盐基因,来源于盐生植物。这一基因,名为“Na+ / H+ 逆向运转蛋白(SsNHX1)全长cDNA”,赋予植物在细胞内形成解钠离子毒的离子区隔化机制。盐地碱蓬,一种在盐碱地生长的藜科植物,具有显著的耐盐性,其基因被成功移植到拟南芥上,显示出极强的耐盐特性。
科研团队已经将这一成果应用于实际,培育出包括番茄、大豆、水稻和速生杨在内的转基因耐盐植物幼苗。在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科学院实验室,这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表现良好,预示着盐碱地的潜在绿化可能。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盐碱地,我国有3300多万公顷盐碱地,特别是在黄河三角洲等地,盐碱化问题严重。这一科研成果对于缓解我国耕地资源短缺,实现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土地盐碱化的英文为Land salinization。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