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20: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01:30
1973年斯德哥尔摩银行劫案中,两名罪犯劫持四位银行职员,期间囚犯与人质之间产生了令人不解的同情情感,人质甚至为罪犯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科学家的兴趣,他们试图理解这种独特的情感结合,是否仅在此次事件中出现,还是代表了一种普遍心理反应。后来的研究显示,这种现象在各种情境下都可能发生,从集中营囚犯到战俘、受虐妇女以及*受害者。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形成条件包括:切实感到生命威胁、施暴者提供小恩惠、信息与思想的完全隔离、以及无路可逃的感觉。具备这些条件时,人们可能会产生这种综合征。从进化学和心理分析的角度看,人类可能会将生命权逐渐寄托于凶猛的施暴者,从恐惧转化为感激,最终崇拜施暴者,将施暴者的安全视为自己的安全,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例如,1974年,赫斯特孙女派翠西亚被绑架后,竟自愿加入绑架者,并参与银行抢劫。
进化心理学解释认为,人类本能地与强大的*形成情感依附,以增加生存和成为理想父母的机会。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可能由此发展而来,是一种角色认同的防御机制。而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可能反映了新生婴儿对强大*的依附本能,以最大化生存的可能性。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揭示了人类复杂的情感反应与心理机制,表明人类是可以被驯养的。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