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骊山作诗文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00: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4:26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鼎为三足两耳的炊具,后来成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九鼎。随着朝代更迭,九鼎见证了夏商周的兴衰。秦昭王时,秦欲将九鼎迁至长安,这反映在杜牧的诗中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巡游。他的行为激发了刘项的野心,项羽甚至有取而代之的念头。
"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这句诗关键在于理解秦始皇的动机。有三种解读:一是他确实为百姓谋福利;二是他通过统治使百姓贫困以巩固权力;三是指刘邦、项羽等出身低微者成为领导者。其中,第三种理解与历史事实相符,杜牧可能在诗中表达了对秦始皇的批判。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达了对人民的关爱和对*的反思。他认为,如若六国君主爱民,秦朝可能不会灭亡。这与“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相呼应。秦始皇的*,如焚书坑儒、强征民力,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覆灭,如“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所示。
杜牧的诗借古讽今,通过虚构牧童误入墓道引发火灾的情节,讽刺秦始皇的*和陵墓的毁灭。他借此警示当朝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否则将重蹈秦朝覆辙。因此,从杜牧的本意来看,诗中的“却为道旁穷百姓”可能暗示了他对秦始皇统治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