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天生为受虐狂吗?——读卡伦霍妮《女性心理学》第十三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9: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19:02
在研究生阶段,我选修了《性别与媒介》课程,研究课题围绕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何BDSM关系中女性受虐狂现象多于男性?这涉及到性觉醒、自我认同和解放的象征,但女性M角色的“服从”标签似乎与独立自主相悖。我曾试图探究女性受虐者是否真能在心理和身体上全然享受,抑或只是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强化。老师建议,可能她们既为了男性的喜欢而成为受虐者,同时也确实体验到受虐的快感。
尽管研究计划不尽理想,但我被《女性心理学》一书中的观点所吸引,特别是卡伦霍妮在第十三章“女性受虐狂的问题”中的深入剖析。她质疑主流精神分析理论,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证。霍妮指出,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遭受的痛苦,如月经、怀孕和性行为,被解读为无意识的受虐倾向,但男性受虐者也可能出于对女性身份的渴望。她质疑了将受虐倾向普遍归因于遗传和性行为模仿的观点。
霍妮质疑朗多的理论,认为他的理论过度夸大了性需求,忽视了受虐可能源于心理痛苦而非性满足。她提出,如果受虐是因*未得到满足而产生,那么男性受虐的可能性应该与女性相似,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暗示了受虐倾向可能更复杂,与社会和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霍妮强调,社会因素和文化习俗在女性受虐倾向中起关键作用。她提倡从社会学和人种学视角研究这种现象,关注女性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受虐倾向的频率和表现形式,以及它如何与女性社会角色和性别刻板印象交织。她还列举了女性受虐倾向与社会期待、经济依赖、情感*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关联,这些因素塑造了女性的受虐倾向刻板印象。
尽管有生理学上的差异,霍妮认为这些并不能解释女性天生受虐狂。她主张,BDSM群体中的女性受虐者更多是由文化情结和社会结构塑造的,而非生理特性决定。在中国社会,那些可能成为BDSM群体的女性往往拥有开放思维,她们在日常生活中独立思考后,才探索适合自己的性表达方式,而非单纯的受虐倾向。
总的来说,霍妮的研究揭示了女性受虐狂现象的复杂性,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挑战了“女性天生受虐”的观点。性与权力的关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个体选择和情境影响同样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