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6 13: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20:39
早在2000多年前,地中海沿岸的亚述人就已经了解了人工授粉对海枣丰收的重要性,这表明他们对植物性别有了初步的认识。中国在大约1000年前的《齐民要术》中提到“去勃则不实”,“勃”即花粉,这一记载显示了当时人们对雌雄异株植物繁殖的理解。现代植物胚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23年,意大利数学家G.B.阿米奇首次观察到马齿苋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和花粉管内的活动,这一发现标志着研究的开始。
随后,德国植物学家W.霍夫迈斯特和J.汉施泰因的贡献尤为重要。霍夫迈斯特在美人蕉属中观察到雄配子体进入雌配子体,并描述了胚珠类型和细胞结构;汉施泰因则深入研究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早期胚的发育。19世纪80年代,俄国的戈罗然金和施特拉斯布格分别在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发现了受精作用,进一步揭示了植物繁殖的基本过程。1898年,纳瓦申和吉尼亚尔在百合和贝母中发现双受精现象,为植物胚胎学带来了突破性进展。
进入20世纪,奥地利的K.施拉夫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胚胎学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出版了相关著作,奠定了植物胚胎学的基础。在40年代,印度的P.马赫什瓦里推动了被子植物胚胎学研究,他的著作《被子植物胚胎学引论》进一步发展了这一领域。英国的瓦德洛和澳大利亚的戴维斯分别从系统发育和科属角度深化了胚胎学的研究,中国科学家则对特有裸子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
自60年代以来,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使得植物胚胎学研究进入了微观世界,法国和中国科学家在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如雄性细胞质参与受精作用的新发现,以及对小麦受精作用和精子结构的深入研究,为植物胚胎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这些里程碑式的发现和研究,不断推动着植物胚胎学的进步。
扩展资料
研究高等植物有性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植物)以及胚胎发生(植物)规律的植物学分支学科。被子植物胚胎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大、小孢子的发生,雌、雄配子的发生,传粉和受精,胚和胚乳的发育,无融合生殖、多胚现象,以及各种生殖器官与组织的离体培养和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