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6 10: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08:13
契约理论,起源于Coase和Williamson的交易成本理论,由Salanie(1997)引入,重点关注交易成本的来源及其决定因素。Hart(1995)通过产权观点揭示了契约不完全性的核心,强调了交易成本源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也被Williamson(1991)扩展,包含了所有权概念,尤其是在垂直一体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Maskin和Tirole(1999)的不相关定理展现了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完全契约设计的可能性,缓和了完全与不完全契约之间的对立。Laffont和Martimore(2002)则通过委托代理理论,深入分析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不可验证性等激励问题,并探讨了动态框架下资源配置的不完全契约问题。这些理论分支各自解释了契约的不同方面,没有优劣之分,而是相互补充,如Williamson所言,它们共同构成了契约理论的多元视角。
Brousseau和Fares(2000)强调了交易成本理论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兼容性和区别,并非优劣之分。Tirole(1999)指出完全契约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各有其适用领域,不完全契约理论并不意味着完全契约理论的替代。完全契约理论在控制权分配和决策过程中的解释力不可忽视。
学者们开始将不同契约理论整合到实际经济研究中,如Holmsström和Milgrom(1994)在企业内部治理中,结合激励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来探讨现实问题。Williamson(1991)在理论统一上尤为突出,他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整合,设想能形成一个涵盖企业、市场和混合组织的统一理论框架,尽管这仍有待时间验证(Williamson, 2002)。
进一步地,Williamson(2002)将完全契约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细化到私人秩序领域,区分了前端激励安排(完全契约理论)和后端契约实施(交易成本理论)的问题。这表明契约理论的整合是一个动态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不同理论在具体应用中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经济理论的发展。
扩展资料
契约理论是近30年来迅速发展的经济学分支之一,也因为如此,契约理论一直处于不停的整合过程之中,中国部分学者在介绍该理论时,将代理理论列为传统理论,但这种归类可能产生一些误导,使人感到代理理论是一种过时的理论,已被不完全契约理论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