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是什么意思?越详细越好_百度知 ...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6 08:2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05:35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
尽管此偈仅有二十个字,却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在佛门禅海中掀起轩然在波,而且亦于世俗社会引发了种种评说。从禅宗的宗风来说,慧能这一诗偈并无特殊的奥义深旨,乃一首常规的、普通的陈述他本人禅悟层次的"见道偈"而已。然而,似乎就是这短短的四句偈文,却使慧能继承了五祖弘忍的达摩衣钵,奠定了他于禅宗的六祖地位,并为中国禅宗廓开了风靡古今、影响中外的顿悟禅风。�
不少人认为,较之于神秀之偈,慧能的《见性偈》确有其超越之处。神秀偈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莫使惹尘埃。�
传云五祖弘忍见此偈后私下对神秀说:"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为什么"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呢?原因在于神秀之偈未能"离相",菩提树、明镜台是相;而禅宗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至于"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是为了身心清净的目的,却令心执著于净相,起心不惹尘埃,却使心本身就已经惹了尘埃。故弘忍云:"只到门外,末入门内"也。而慧能之偈,就显然与神秀之说不同了。有人认为,慧能的偈子阐述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教义,菩提树是空的,明镜台也是空的,身与心俱是空的,本来无一物的空,又怎么可能惹尘埃呢?(见礼山、江峰《禅宗灯录语解》)有人认为,慧能之偈子充分强调了自性的本性。自性是不能用形象喻示的,所以说象菩提树、象明镜台,就不是本来的自性,不是自性的本性了(见李醒华《禅心指月-禅的故事》)。也有人认为,慧能《见性偈》便是告诉人们,什么尘埃污染,什么清净定境,本来便是虚妄;凡执著便是"迷",凡"迷"便是尘埃,如果心灵中无一处执著,这尘埃也无处附丽(见葛兆光《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上述各论,虽然理解各异、说法不同,但皆无贬意。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六祖《见性偈》后的一些诗偈中,赞同之言虽占多数,但相讥之语亦时时可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05:42
宇宙未生之前无一物,这是我们的本来。
即使有千差万别的世界,本质也是空。试想,我们能得到什么呢?就是得到了,最后还是要失去。
我们的烦恼就像灰尘,心就像虚空,试问烦恼能改变心吗?
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
这就是这首偈子的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05:36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而最楼上的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主旨在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05:40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
尽管此偈仅有二十个字,却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在佛门禅海中掀起轩然在波,而且亦于世俗社会引发了种种评说。从禅宗的宗风来说,慧能这一诗偈并无特殊的奥义深旨,乃一首常规的、普通的陈述他本人禅悟层次的"见道偈"而已。然而,似乎就是这短短的四句偈文,却使慧能继承了五祖弘忍的达摩衣钵,奠定了他于禅宗的六祖地位,并为中国禅宗廓开了风靡古今、影响中外的顿悟禅风。�
不少人认为,较之于神秀之偈,慧能的《见性偈》确有其超越之处。神秀偈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莫使惹尘埃。�
传云五祖弘忍见此偈后私下对神秀说:"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为什么"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呢?原因在于神秀之偈未能"离相",菩提树、明镜台是相;而禅宗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至于"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是为了身心清净的目的,却令心执著于净相,起心不惹尘埃,却使心本身就已经惹了尘埃。故弘忍云:"只到门外,末入门内"也。而慧能之偈,就显然与神秀之说不同了。有人认为,慧能的偈子阐述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教义,菩提树是空的,明镜台也是空的,身与心俱是空的,本来无一物的空,又怎么可能惹尘埃呢?(见礼山、江峰《禅宗灯录语解》)有人认为,慧能之偈子充分强调了自性的本性。自性是不能用形象喻示的,所以说象菩提树、象明镜台,就不是本来的自性,不是自性的本性了(见李醒华《禅心指月-禅的故事》)。也有人认为,慧能《见性偈》便是告诉人们,什么尘埃污染,什么清净定境,本来便是虚妄;凡执著便是"迷",凡"迷"便是尘埃,如果心灵中无一处执著,这尘埃也无处附丽(见葛兆光《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上述各论,虽然理解各异、说法不同,但皆无贬意。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六祖《见性偈》后的一些诗偈中,赞同之言虽占多数,但相讥之语亦时时可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05:37
宇宙未生之前无一物,这是我们的本来。
即使有千差万别的世界,本质也是空。试想,我们能得到什么呢?就是得到了,最后还是要失去。
我们的烦恼就像灰尘,心就像虚空,试问烦恼能改变心吗?
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
这就是这首偈子的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05:40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而最楼上的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主旨在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