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5 14: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23:58
中国的十二章纹历史深远,可以追溯到周代。据《周礼·春官·司服》中的注解和解释,周代的“司服”*负责管理王室的祭祀服装,周天子在祭祀时穿着以“玄衣纁裳”为底,上绣有十二种图案,以此来区分等级。公爵用九章,侯、伯则用七章或五章。然而,《周礼》本身并未明确记载十二章纹的确切制度,仅提及了天子的六冕,如“裘冕”、“衮冕”等。关于十二章纹的形成时间,目前尚无确切的考证结果。
秦汉之后,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统治者为了强化秩序,会将礼仪制度追溯至更早的三皇五帝时期,包括十二章纹。如《史记·孝文本纪》中提到,虞氏时期通过不同的衣冠和图案来约束民众;《后汉书·舆服下》记载黄帝、尧、舜时期,衣服颜色和图案象征着天地星辰,如山龙、华虫等。《晋书·刑法志》也提及五帝时期通过图案教化民众。然而,这些记载并无确凿的历史证据支持。
总之,十二章纹的起源和具体形成时间仍是一个学术上的未解之谜,但它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扮演着象征等级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传统图案逐渐融入到更广泛的礼仪体系中,成为了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印记。
扩展资料
十二章纹,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