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5 13: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5 17:37
《永远不搬家》 刘若英/文 文章来源:《读者》2006年第11期.一个人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参考数字;一个是统计的平均寿命,一个是你自己期望的岁数,还有家族基因遗传的因素,也可以是历来哪个人最长寿的纪录等等。
但这些数字,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它不能说明我们对生命长短的感受。可能,我们需要另外一些能力,去真正感受生活的历程。
什么样的能力呢?比如说记忆。一个完全没有记忆的人,他活了二十岁跟活了八十岁,这中间有什么差别吗?或者可不可以说,不管岁数大小,一个人能活多久,要看他能记得多少过去的岁月?房子变成一栋生活仓库 我最近回到老家,花了七天时间把家里的所有东西巡视了一遍。
这是我住了二十几年、我的公公婆婆住了五十六年的房子。公公是职业军人,所以房子是 *** 分配的,有一百多坪,分为三层,在家人口中那是“楼上”、“ 楼下”跟“下面”三个空间。
“楼上”有三间,一间书房,一间会客室,一间秘书的房间。楼下有四个空间,公公睡的、婆婆睡的,另外有客厅跟餐厅,当然还有我睡的公主房。
“下面”分别是两间副官的房间,一间勤务兵的休息室,以及一间厨房。这样说来好像很大,但是根据我的主观感受,实际可用空间应该只有房子的十分之一。
五十年来,东西只进不出,家具、衣物用品之外,还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杂物收藏;从*带过来的大木箱一个个原封未动,公公收藏的书报、婆婆数十年来的水墨画,都是理所当然地充塞可能的角落。甚至,餐桌一角有张一九九八年的广告单到现在还躺在原处,那对都已经离婚的新人送来的礼饼也原封不动的在酒柜上。
家里是有人打扫的,物品堆积不去并不是生活习惯的问题。而是对家人来讲,每一样东西都是有意义的,有时间标志性的,未来可能派上用场的。
当人进入这样的状态,就没有东西是可以舍弃的。渐渐地,房子变成一幢生活仓库,主要是用来摆东西的,我们只是仓库管理员。
去年年初,军方通知,今年四月必须迁离,会换一个国宅给我们。虽然一个一百多坪的平房,去换一个不到四十坪的公寓,是有点为难人,但毕竟 “情势不为主观意识转移”,搬是一定要搬的。
问题是,怎么个搬法?积累五十多年、塞满三层楼的物件,要放进一个国宅公寓,并不是多做几个储物柜就可以的。整整一年半以来,凡是家庭聚会、出门逛街、寿宴喜庆,家人碰面讨论的话题就是围绕着:“怎么搬?”解决方案从帅气的“全丢了,再买新的啊!”到阿Q式的“找国防部负责啊,是他们要我们搬的!”都有。
听到任何论调,我都投赞成票,因为打从心里认定“反正不会是我搬”。早早我就跟姐商量,搬家我出钱,买新家具我出钱,但我动不了手。
我知道那是个不可能的任务。老房子的味道 这样,一年五个月过去了,我在老房子里来来回回了数十次,婆婆除了嘴里常常提到要搬家,家里一点动静也没有,甚至公公的老花眼镜也还沾着尘灰静静地躺在原处。
天佑公公,他去世已经六年了。终于有一天,或具体地说,是“搬家死线”的前五天,我跟同事如婷一起回家时,她小声地说:“我觉得如果再不动手,可能真的搬不了了喔。”
“当初清清楚楚说好我不用动手的。” “但如果房子原封不动,到了期限怎么办?”这不是如婷问的,是我在问我自己。
我不能想像拆除大队开着怪手吊车来时,年迈婆婆在房子里惊慌垂泪,我举着一块“人在屋在,屋亡人亡”的布条在家门前嘶喊。不啰唆,第二天早上九点,我穿着一身工作服,召唤了如婷、小娴、怡俐、大丽真、怡臻等一班娘子军,开始了我的强制搬迁!我跟自己说,不过就是丢东西嘛。
公公跟着军队撤退到台湾的第一天,就住进了这个日式的老房子。公公当时四十多岁,但房子当时是多老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从有记忆以来,它就很老了。
屋顶上的瓦常常剥落,半夜有小猫会掉进天花板里,一夜叫个不停,木板地底下会有老鼠爪子的声音。我常幻想为什么笨猫不干脆掉到木板底下呢?两败俱伤,这样不是可以安静一点?对一个城市里的小女孩,住这样的房子并不是多愉快的经验,虽然这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公公走了很久了,但只要我回到老房子,闻到那气味,看到他的书桌,我都会忘记他已经离开了。但是,如果这一切可供记忆的东西不复存在呢?如果桌子搬走了,房子拆除了,气味消失了呢?我有能力把这些记忆完整地储存在我的感官里吗?还来不及解答这个问题,我已经扎起头发,戴上口罩手套,买了好几包垃圾袋,来到了老家门口。
我觉得自己像个屠夫。我一一指着家里的东西,问婆婆:“这还要不要?”她的回答都是:“这个?当然要,这是……(回忆开始……)”过了两个小时,我发现没有一样东西是她不要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事关重大的,譬如那个缺角的盘子,“是你小时候吃麦片的盘子,你都不记得了吗?”或那张传单,“是公公一个老朋友开画展的……”垃圾桶,“是中兴百货刚开幕时,我跟你去买的啊……”是啊,什么冷血的人舍得丢掉我小时候吃麦片的盘子?回忆是生活态度 因为父母早年决定各奔东西,我是跟祖父母一起长大的。
从我能记事开始,我已经活在老人。
答案:解析:1.D(“尝”解释为“经历”。)
2.D(A项“鼓吹”意为“传播,宣扬”;B项“树立”意为“建树,成就”;C项“爱惜”意为“珍惜,珍视”;D项“所以”表示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3.B(A项前一个“于”是介词,表处所,译为“在”;后一个“于”也是介词,表比较,译为“比”。
B项两个“其”均为副词,表示反问,译为“难道”。C项前一个“以”是连词,表原因,译为“由于”;后一个“以”是介词,译为“用”。
D项前一个“然”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可是”;后一个“然”是代词,译为“这样”。) 4.C(①⑥表现的不是杜甫的高谈阔论、不切实际。)
5.A(文中没有谈到“屡试不中第”的内容。) 6.(1)私下担心会死在野外,希望皇上同情我、怜悯我。
(2)可是皇上从这以后就不太重用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