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5 21: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6 02:48
中医脉学的演变历程可以追溯至战国时代,以秦越人(扁鹊)的切脉技术为代表。《史记》记载,当时切脉方法广泛,包括额头、脸颊和耳朵前的动脉,即所谓的“遍诊法”。《黄帝八十一难经》被认为是扁鹊的著作,推动了脉学理论的发展。然而,《难经》出现后,切脉主要集中在寸口(桡动脉),标志着从遍诊法向独取寸口法的转变。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批评了当时的医生,反映了这一转变的完成,即人迎、寸口和趺阳三部脉法的独取寸口趋势。
《脉经》和《脉经》注释进一步明确了寸口的重要性,尤其是吕广和王叔和的贡献,寸口在脉学中的地位变得独立,遍诊法逐渐式微。这一变化与封建社会的礼教*有关,特别是妇女缠足后,诊脉于足部变得困难。因此,从妇女开始,寸口独取法逐渐普及到男性,直到几乎完全废除了遍诊法。
在脉形详略的演变上,从《素问》的二十多种脉象,到《脉经》的二十四脉,再到后来的二十八脉,反映了医家们根据临床经验不断增补和细化。然而,古代没有精确计数工具,脉象命名有时显得重复,但这种命名有助于区分不同情况。
在脏腑与寸口六部分配方面,最初是《内经》的三部九候,后来《难经》简化为寸关尺三部。王叔和在《脉经》中明确了左右手脏腑的对应关系,如左心对应小肠肝胆肾,右肺对应大肠脾胃命。尽管存在争议,但脏腑位置与脉象反映病症的原则仍然被广泛接受。肖渊和宋储等人的著作中,对男女脉象的分配有过误,经过元代《脉诀刊误》的纠正,男左女右的传统说法基本保持不变。
脉学是利用切脉诊治疾病,是中国诊断学中的一项独特方法。我国人民很早便发现了人体血液循环的道理,并且发现通过切脉可以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有关情况在《周礼》、《内经》等古籍中得到记载。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著名医学家扁鹊总结前人经验,创立了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