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5 11: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9 12:54
①无菌材料获得。取具有5~6叶的吸芽,由于绒斑姬凤梨的茎也极短,因此剥取时要非常小心,以防折断。剥除基部老叶后,切掉基部带黑色维管束的部分,并剪掉顶部的叶片,保留2~3cm的长度,然后直接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用锋利的刀片逐层切掉剩余的叶片至叶片紧密包裹的部位,然后从基部切掉剩余叶片,用0.1%HgCl2水溶液振荡消毒8~10min(加2滴吐温),无菌水冲洗5~6次后,再用无菌纸吸干水分,在超净台上吹干。
取消毒好的外植体,切去基部被HgCl2水溶液接触到的伤口部分,再逐层切去各层接触HgCl2水溶液的部分及顶部的叶片,保留1~2mm叶片或直接去掉顶部叶片和茎尖,将剩余的茎纵切2块或不切,小切块基部向下竖直接种到培养基。
②不定芽诱导。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6-BA2.0~3.0mg/L+NAA0.1mg/L+蔗糖30g/L+卡拉胶5.8g/L,pH5.8~6.0。培养温度25~29℃,光照时间10~12h/d,光照度20~30μmol/(m2穝)。
20d后,接种外植体叶腋处的侧芽开始萌发,受伤的叶片边缘也分化出丛生芽。
③不定芽增殖。不定芽增殖培养基:MS+6-BA0.2~0.5mg/L+NAA0.1mg/L+蔗糖30g/L+卡拉胶5.8g/L,pH5.8~6.0。培养温度25~29℃,光照时间10~12h/d,光照度30~40μmol/(m2穝)。
不定芽增殖过程中也会产生瘤状的愈伤组织,降低BA浓度,继代后发育成不定芽。将丛生芽切分成小块,接种到继代培养基上,光照培养,每隔30~40d继代1次,增殖系数在5.0以上。
④壮苗培养。壮苗培养基:MS+蔗糖30g/L+卡拉胶5.8g/L,pH5.8~6.0。培养温度25~29℃,光照时间12~15h/d,光照度30~40μmol/(m2穝)。
把产生的丛生不定芽分成单株或切割成小块后接种于培养基中。每瓶接种10株或丛生芽4块。
⑤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MS+NAA0.1mg/L+蔗糖30g/L+卡拉胶5.8g/L,pH5.8~6.0。培养温度25~29℃,光照时间15~20h/d,光照度40μmol/(m2穝)。
当继代增殖的丛生芽长高到3~4cm时,将丛生芽分成单株,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每瓶10株。光照培养25d后,生根率达100%。生根苗叶片浓绿,植株粗壮。可置于荫棚(70%~80%遮阴度)内炼苗,5~7d后可进行移栽。
⑥移栽。移栽时,用清水将黏附在根上的培养基洗净,用0.2%~0.3%多菌灵水溶液浸泡10~15min,移栽到基质中,淋水定根。基质宜选疏松肥沃的表土并配以过筛的河沙及少量发酵过的椰糠为宜,并用土壤消毒剂消毒。移栽密度为每平方米100~120株。移栽后遮阴保湿10~15d,然后逐渐去掉保湿遮阴物。移栽成活后,新抽出的叶片变宽,逐步显现出品种的植株形态。
绒斑姬凤梨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