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5 10: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5 13:48
提起司马光,人们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临危不惧砸缸救友,之所以这个故事能够流传上千年,除了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沉着冷静地寻求解决办法外,同司马光后来官至宰相以及著作《资治通鉴》的现世都有不少关系,名人的事迹总是会格外显眼。
司马光是当之无愧的四朝元老,自宋仁宗起,后又侍奉英宗、神宗、哲宗三任皇帝,在他数十年仕途生涯中,政策上一直为民着想,他一生的成就功绩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一直受到世人的称颂。
著《资治通鉴》
随着历史的发展,各类史书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冗余,而司马光无比热爱史学,在长期的阅览史书过程中,逐渐萌生了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编纂一本新编年通史的想法。
司马光所著原书名叫《通志》,宋神宗读后称赞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赐名为“资治通鉴”,并且亲自为其御制序言,可以说这本书足以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相媲美。
除了宋神宗,历代统治者和文人学士也对此书是倍加推崇,原因是因为司马光所写的不仅仅是普通的史书,更是总结了国家治乱兴衰的一番道理,成为了后来众多史书的榜样。
以史为鉴是中国人民历来不变的思想,可实际上很少有皇帝能从中吸取教训进行改善。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来决定怎么改善制度,对于那些昏君而言,更是起不到任何作用。
司马光在写这本书时带入了个人思想,他写史书的宗旨是为了进一步维护国家统治,而其中并没有体现出考虑人民利益的一面,例如他站在地主这边斥责农民起义,这一点证明《资治通鉴》的现世并不能算是他受人民拥戴的原因。
反对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在政坛上与王安石因变法而不和,所以人们一直把他定位为守旧派,但这一点实际上并不科学,在详细考证两人矛盾的产生原因后,就会发现司马光根本不是守旧派。
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年纪相差不大,经历更是相仿,都可以称得上是智慧绝伦,司马光20岁考中进士,王安石21岁考中进士,一开始时两人间还算相处融洽,直到王安石担任宰相推行变法后,司马光也被排挤出京城。
但在王安石变法初期,司马光并没有表示出任何的反对意见,最早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是唐介和吕诲,他们站出来指责弹劾王安石,而司马光对这种无端指责并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