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6 05: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8 06:42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灵枢.经别》中就指出:“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针灸及其他各科临床实践,无论在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方面,还是在诊断治疗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灵枢.海论》中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说明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也是病邪出入的道路。经络是脏腑的延伸,而经气源于脏气,脏气通过经气互相通应,经气参与着疾病病理变化和转化的每一个过程,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经气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中医病变治疗关键在于调整人体脏腑之经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主要有贴敷法、发泡法、熨法、注射法、灸疗法、滴法、浴法、鼻疗法、灌肠和刮痧、拔罐、刺血、按摩等疗法,总的来说这些外治疗法主要是用药物或者是物理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来调整人体病变脏腑之经气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经气是指运行于经脉的气。属人体的正气范畴。早在内经中就确定了调整经气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地位。如:《灵枢经水》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灵枢终始》曰:“凡刺之要,气调而止”。《灵枢宫能》曰:“审于调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素问离合真邪》曰:“……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灵枢终始》:“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是谓失气。” 《标幽赋》曰:“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金针赋》曰:“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候之不至,必死无疑”。由此可见调气不仅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关键,它也对其他中医外治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十二经脉的主要特点是:每条经脉的分布部位都有一定的规律;每条经脉都有内属脏腑,与外络肢节两个部分构成;每条经脉隶属于一个内脏,在脏与腑之间有表(腑)、里(脏)相互络属的关系;各条经脉在体表都有特定的腧穴分布。每条经脉在经气发生病理变化时都会出现其特殊的证候群,因此有必要弄清经气的分布规律和特点。《素问?皮部论》曰:“皮有分部”;“皮者,脉之部也”,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说明皮部就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由于经络内连于五脏六腑,外散于”十二皮部”,沟通了体表和内脏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辩证选穴,用各种方式(如针刺、刮痧等)刺激皮部相关穴位以调整人体之经气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除此之外经络还在五官九窍之间聚集组成宗脉和筋肉,构成”目系”、”耳系”、”鼻系”、”宗筋”等,而这正是经气汇聚之处,密切了脏腑和五官九窍的联系。如耳部有关的经络有足阳明胃经”上耳前”,手太阳小肠经”却入耳中”,足太阳膀胱经”从巅至耳上角”,手少阳三焦经”系耳后”,”上出耳上角”,”从耳后入耳中,走出耳前”,故耳有”宗脉之所聚集”之说。由于耳通过经络与全身脏腑经气皆相联系,因此耳就是一个小全息如果内脏有疾皆可在耳的相应穴区针刺来调整经气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早在《灵枢经脉》中就指出:”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难经.第十二三难说:”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人体气血之所以能够通达全身各部发挥作用,与经气输注是否通畅密切相关。临床上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针对个体,用各种物理方法(如:拔罐、按摩、灸疗法等)对病变局部进行治疗,疏通相关经络之经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黄帝内经》曰:“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按摩、灸疗法等有调节人体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疏通经络、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中
四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中医外治法起始于《内经》,形成于仲景,发展于师机。清代医学家吴师机认为“草木之菁英,煮为汤液,取其味乎?实取其气而已。……变汤液为薄贴,由其外及其内,亦取其气而已。”并认为“外治法可收汤液之利而无其害,”并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1]。”中医认为,药物经皮吸收的机理,不外乎经络传导和皮肤透入[2]。因此,选择外治中药仍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同时配用辛香走窜和引经活络之品,其最终目的都是使药气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发挥作用达到调整人体经气的效果。中医认为,穴位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聚集和出入体表的部位,穴位是脏腑气血汇集之处[3] 。药物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刺激特定穴位,药气通过经络的传导到达病变的脏腑,以调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此外药物也可以透入皮肤粘膜(如中药灌肠、鼻疗法),药气通过经络的传导到达病变之脏腑,使病变脏腑之经气得以调整和恢复,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