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为什么会坍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6 06: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6 09:14
并不是所有的恒星都会坍塌……
中质量(超过2.25个太阳质量)和大质量(超过9个太阳)的恒星,氢燃烧的程序会在环绕核心周围的壳层进行,最后核心被压缩至可以进行氦聚变,同时恒星的半径逐渐缩小而且表面的温度增加。更大的恒星,核心的区域会直接从氢聚变进入氦聚变。坍缩(tān suō)指恒星的物质收缩而挤压在一起。在恒星生存期的某一阶段,其内部温度将会降低。在引力作用下,恒星内部物质的原子结构会遭到破坏并挤压收缩。
是引力把星际云中的物质集聚起来形成了恒星。是引力在与因为核聚变反应形成的向外的辐射压相平衡,保持了恒星的稳定。也是引力使恒星坍缩的。
原本平衡的两种力,内力减弱后,外力挤压形成了坍塌。
一般认为,恒星是在星际物质扩散区域内密度较高的地区形成,这样的地区分布着所谓的分子云,是由70%多的氢和20%多的氦,再加上几个百分点的重元素组成。
在这样的分子云中形成的恒星,主要的组成物质是氢(元素表排名第一的H)那是不用多想的。位于恒星中心的氢,在恒星自身巨大引力的作用下,源源不断的进行核聚变反应,从而产生了氦(元素表排名第二的He)。
恒星的核聚变是在恒星的中心进行的,从恒星的核心将能量(热,光,电磁……)向外传输,经过漫长的路径后到达恒星的表面,这个路径上能量依次经过星核、氢壳层、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大气层(日冕……),然后从表面辐射到外层空间。恒星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都是这样“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