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本质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16:2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6:32
儒家思想的本质是:愚民
一,因仁而弱。不敢自强。
儒家过分讲究仁,仁者爱人,这是没错,可是儒家把人类的这一个特点发展到极端,不论是朋友,或是仇人,或是敌人,都爱之,以仁待之。结果这一类社会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回报,以仁待人,却被世俗认为是儒弱。坏人没有被同化,同化的却是一帮老实的书生。虽然我们不能单单从功利主义去看待这一问题,但是作为社会的一种行为,是不可能回避这一个问题的。
还有儒家主张中庸。这一个中庸,一旦成为人的思想,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变得不敢自强。于是“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名言就出来了。
儒家的仁义,在倡道人的品性行为的时候,或许是很有用的,如果用扩大到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切准则,那注定失败的。人类的本根劣性,决定了儒家的结局。
二,因义而怯。不敢为利。
儒家的义,同样也是过分强调。什么事情要做,是不是义字当先,都考虑什么报应,而不是利害关系。强调了功名,放弃了权利。从商人的地位,可以大体看出。从《三国演义》歌颂关羽的华容道也可看出一二。历代的儒家观点中,某一些偏激的一面。
三,因礼而守。不敢创新。
儒家重礼,几千年来造就了一个礼仪之邦,这些礼,被社会的蛮人,强权者,认为是一种儒弱表现,是羊的表现。也由于礼在极端重视,在几千年来熏陶的中国人,给人一种,中庸,儒弱。直到今天,还是使无数的外国华侨华人蒙受耻辱,实在有天朝之遗民之感觉。不管是直接或间接,这正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儒家的礼,使得中国人都普通有一种中庸的感觉,这一种中庸精神却阻碍着五千年中国的发展,中国古代科技的没落无不与这一种精神相关。
四,因智而傲。不敢包容。
儒家的智,我也认为如是。几乎每一个大儒都是博古通今的大学者。从孔子到朱煮。可是他们却不敢包容,都是充满傲气,或者迂腐。虽说海纳百川,有容为大。可是儒家的纳,是纳儒家各派。并没有纳真正的百家家说。从先秦时代,我们就可以得知儒家反法,儒家弟子从不入秦。等到秦始皇一统中国,却没胆量承认秦朝的优点,而是千方百计指责秦朝的弱点,失着。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百家在历史这一大舞台中消灭,或被儒道所吸收。
儒家的独尊,也是中国文化的灾难。我们不能因为程朱理学对儒家的整理的真正确立有功,而否认了程朱理学对中国文化的损害。同样。我们不能因为儒家的优点,而否认了儒家弱点的存在。
儒家思想是一种愚民*。使得万民沉于书本,流于形式。即使最初的儒家本意不是这样,但后来的儒家传承者以及统治者的意志,使得儒家给社会的实际贡献却是如此。
儒家对后世的负作用。例如,现今的中国人法律意识淡薄,无不与儒家的礼治思想有关。从孔子时代开始,再到独尊儒术,再到程朱理学,无不对法家加以另眼,并没有正视法家的法治精神。儒家的法律,效力太低,只是作为儒家礼治的负助。到了后来却衍生出“法律不外乎人情”这样的名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6:33
儒家思想的本质是 ,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6:33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6:34
在周礼的框架下维稳!每个人都在自己所属的阶层规规矩矩的活动[有点像印度],所以儒家也称礼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6:34
克己复礼,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