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日报专题《阅读:在课程与应试之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03: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09:39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得以延续的血脉,是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近年来,如何将文化之根留住,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等话题频成热点。从*到地方各个层面的*、做法,每一出台,即成关注焦点。
语文,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在安庆,活跃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们,大胆探索着阅读课程化的道路,在改变自己、改变课堂的同时,也改变着学生,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人文环境。
阅读,让人文的种子根植于心灵;悦读,让真实的教育得以发生。“我关心你的阅读,是为了关心你是否幸福。”
2017年3月17日,上课铃一响,双莲寺小学六年级2班就传来了朗朗读书声。语文课前的几分钟,在课代表的带领下日有所诵,是这个毕业班六年来的日常。
最近,这个班的语文教师朱丽芳,又为学生开设了一个新的阅读活动——我是朗读者。陈曦是这天的朗读者之一,第一节语文课上,他给同学们带来的是《汤姆叔叔的小屋》,另一位朗读者昝俊杰与同学们分享的是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
朗读分享的内容不限,学生们或捧书就读,或配乐吟诵,或摇头晃脑,或手舞足蹈。朱丽芳作为特殊的聆听者,对书本、读者及听众略略点评,带着学生稍作讨论,每日课上十分钟的朗读活动即算*结束。
“我是朗读者”活动从2月27日开展,最初报名朗读的只有几个喜爱舞文弄墨的学生,课程设置也并没有专门的朗读课,不过这都不足以对抗老师与学生们对阅读的喜爱。
“原本只是试图模仿《朗读者》,没成想,孩子们的踊跃和反馈,使得简单的活动无意中成了珍贵的教育资源。”朱丽芳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发现,朱丽芳的实践并非个案。一批身处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正努力改变着语文课堂,日有所诵,日有所读,阅读课程与综合实践把学生引向课本之外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
作为阅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诵读无疑是深入阅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记忆、感悟、理解遇到磕绊的地方,费神耗力地诵读,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更能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润滑学习的枯燥的同时,也培养、熏陶了学生对语言的节奏感,进而将追求节律渗透到学习与生活中,打造成熟个性的基石。
大观区十里中心学校的电子屏上,“浅吟清唱诵古韵,悠悠诗情明我心”入眼入心。
走进汪琼老师的一年级语文课堂,读绘本、诵诗文,学生集体朗诵、老师带领下课外阅读与讲解,举一反三、举三反一,孩子们在无意识、无压力的状态中获得知识。
汪琼将这个过程定义为“渗透”:“诵读一定是从班级统一的聆听和摹仿开始,给学生带来沉浸自我的一体感,使其舒展、绽放,沉静、优雅,教育就在教师隐去的时候发生。”
阅读如何在素质与应试两种教育模式的夹缝中落脚、立足?在阅读与应试之间,语文教师又当如何协调?
当记者把这些问题抛向认同、支持并积极践行着阅读课程化的教师们时,未能得到正面应答。但他们给出的观点却清晰鲜明:阅读与应试,并非矛盾对立、不可调和。而教师们的普遍态度,也有着身体力行得出的实践明证。
为了得到一本没头没尾也没名字的书,在村里一位老人家门口等过三个黄昏;被寂寞与孤独包裹的日子,只能依靠三流四流甚至不入流的书度日;抓到所有有字的东西来读,报纸中缝的广告、寻人启事都不放过,甚至一张随手捡拾起的纸片......物质贫穷与精神贫瘠的童年乡村生活体验,在汪琼的生命里深深烙印。
2002年,教了8年数学后汪琼改行教语文,她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大胆推广“大阅读”。然而,期末统考位列年级倒数第二的语文均分,引来杂音四起,也让汪琼陷入徘徊的低谷。
经过冷静思考,汪琼意识到:不是大阅读出了问题,而是一心专注读书、活动,忽略了孩子们的应试能力。方向没有错,策略要调整。课外阅读课程化的目标更加坚定,再加上一定的应试训练,第二个学期,孩子们的成绩显著回升。
“阅读是基础工程,见效慢,持效久。分数只是衡量孩子素养的标准之一,它并不是全部。让孩子们爱读不怕考、不怕写,对语文老师而言才是最重要的事。”汪琼说。
将学生们从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而不只是看到成堆的作业、书包的拥挤——朴素的想法,让迎江、大观两区自身热爱阅读且愿意成为学生阅读点灯人的30余名语文老师,自发抱团成立了“悦读工作坊”。
告别了个体底气不足、孤军奋战、眼界狭窄等诸多*因素,他们在“阅读课程化”的实践道路上,大步前进。在改变自己、改变课堂的同时,变化也在学生身上悄然发生。
原本令人头疼的孩子,如今也能静静安坐读一本小说了,书页里还有好多认真标注的拼音;《日有所诵》上的一篇篇诗文,孩子们基本都“熟能成诵”了;大部头名著《三国演义》,孩子们也用冰心幼年时“不求甚解”的方法提前读起来了......四照园小学教师江小琴将自己的惊喜发现写成文字发布于网络,获得点赞无数。
教师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阅读?捧起书本就是阅读吗?什么是真正的阅读?迎江区教育局*委员、教研室主任江兴玲表示:“‘悦读’是你们、我们、孩子们一起爱上阅读,让阅读浇灌生命、滋润成长。陪孩子阅读生命,让生命在‘悦读’中芬芳。”
3月20日,杨桥高中的语文教师苏凤睿,给高一学生的最后一节晚自习安排了看第一期《朗读者》。当看到翻译家许渊冲一生的翻译著作等身,教室里掌声良久,她知道,这节晚自习是成功的。
“《朗读者》自己每期必看,深受感染,所以推荐给学生。哪怕一个人、一个细节、一句话、一个举动能打动他们,这个尝试就是有价值的。”苏凤睿说。
高中的课业负担相对基础教育阶段更重,而在一些高中语文教师看来,即便应试的指挥棒不停挥舞,阅读仍必不可少。多位语文教师的共识是,“大阅读”应贯穿整个教育阶段,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甚至一生。高中阶段,自由阅读的时间十分有限,仅从应试角度说,阅读与作文紧密相关,高中生的写作水平直接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阅读状况。
“缺乏良好的文学与情感熏陶,当认识到危机感的时候,说明阅读已经匮乏。这种危机不只是指向学生的,同时也指向教师。”苏凤睿说,“纵观语文学习教育,在大力提倡海量阅读、经典阅读、课外阅读课程化的今天,学生、家长,乃至教师,仍停留在浅阅读状态。”
江小琴为了上好宋词欣赏,不仅读王国维《人间词话》,还读了《蒋勋说宋词》,不同时代、地域作家的不同解读,让她对宋词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汪琼的涉猎就更广泛,文学批评、美学、哲学、建筑学,不一而足;朱丽芳对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情有独钟,名家注疏、解读是她的案头书......进一步说,不仅学生需要大量品质性、经典性阅读,其实,优秀的教师也是读出来的。
华一小语文教师黄小卉记录了《亲爱的汉修先生》的共读历程,以书中故事为蓝本,布置给学生和自己一份共读作业:学生写一封信给她,而她也要学汉修先生礼尚往来,送给孩子一人一张明信片。
所谓“共读”,就是过共同的生活,形成集体生活的暖流。给予包括教师在内的安全感、温馨感,通过共读,产生共情与共鸣,在共同成长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共识。
探索阅读课程化的过程,就是共读。只有共读,才能让真实的教育发生。
采访中,一位语文教师笑谈:“要在小学6年的时间里完成考上大学以前12年的阅读,任重道远。”在完成多少阅读量的“任务”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也许不久之后,书本上的具体内容会被忘却,但这些经典在孩子们的语文根基上打下的底蕴会陪伴他们的一生。
“为什么总想努力生长,更应该思考怎样把根扎得更深、更牢?根基扎实,自然枝繁叶茂!”
汪琼和朱丽芳作为大观、迎江“悦读工作坊”的坊主,在日常交流探讨中,辨析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更加明确了语文、阅读就是根基所在。
朱丽芳在一则工作随笔中写道:“孩子,未来那么长,没有支撑的心灵,如何面对成长中可能遇到的孤独与残酷?因此,我关心你的阅读,只是为了关心你是否幸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09:39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得以延续的血脉,是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近年来,如何将文化之根留住,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等话题频成热点。从*到地方各个层面的*、做法,每一出台,即成关注焦点。
语文,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在安庆,活跃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们,大胆探索着阅读课程化的道路,在改变自己、改变课堂的同时,也改变着学生,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人文环境。
阅读,让人文的种子根植于心灵;悦读,让真实的教育得以发生。“我关心你的阅读,是为了关心你是否幸福。”
2017年3月17日,上课铃一响,双莲寺小学六年级2班就传来了朗朗读书声。语文课前的几分钟,在课代表的带领下日有所诵,是这个毕业班六年来的日常。
最近,这个班的语文教师朱丽芳,又为学生开设了一个新的阅读活动——我是朗读者。陈曦是这天的朗读者之一,第一节语文课上,他给同学们带来的是《汤姆叔叔的小屋》,另一位朗读者昝俊杰与同学们分享的是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
朗读分享的内容不限,学生们或捧书就读,或配乐吟诵,或摇头晃脑,或手舞足蹈。朱丽芳作为特殊的聆听者,对书本、读者及听众略略点评,带着学生稍作讨论,每日课上十分钟的朗读活动即算*结束。
“我是朗读者”活动从2月27日开展,最初报名朗读的只有几个喜爱舞文弄墨的学生,课程设置也并没有专门的朗读课,不过这都不足以对抗老师与学生们对阅读的喜爱。
“原本只是试图模仿《朗读者》,没成想,孩子们的踊跃和反馈,使得简单的活动无意中成了珍贵的教育资源。”朱丽芳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发现,朱丽芳的实践并非个案。一批身处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正努力改变着语文课堂,日有所诵,日有所读,阅读课程与综合实践把学生引向课本之外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
作为阅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诵读无疑是深入阅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记忆、感悟、理解遇到磕绊的地方,费神耗力地诵读,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更能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润滑学习的枯燥的同时,也培养、熏陶了学生对语言的节奏感,进而将追求节律渗透到学习与生活中,打造成熟个性的基石。
大观区十里中心学校的电子屏上,“浅吟清唱诵古韵,悠悠诗情明我心”入眼入心。
走进汪琼老师的一年级语文课堂,读绘本、诵诗文,学生集体朗诵、老师带领下课外阅读与讲解,举一反三、举三反一,孩子们在无意识、无压力的状态中获得知识。
汪琼将这个过程定义为“渗透”:“诵读一定是从班级统一的聆听和摹仿开始,给学生带来沉浸自我的一体感,使其舒展、绽放,沉静、优雅,教育就在教师隐去的时候发生。”
阅读如何在素质与应试两种教育模式的夹缝中落脚、立足?在阅读与应试之间,语文教师又当如何协调?
当记者把这些问题抛向认同、支持并积极践行着阅读课程化的教师们时,未能得到正面应答。但他们给出的观点却清晰鲜明:阅读与应试,并非矛盾对立、不可调和。而教师们的普遍态度,也有着身体力行得出的实践明证。
为了得到一本没头没尾也没名字的书,在村里一位老人家门口等过三个黄昏;被寂寞与孤独包裹的日子,只能依靠三流四流甚至不入流的书度日;抓到所有有字的东西来读,报纸中缝的广告、寻人启事都不放过,甚至一张随手捡拾起的纸片......物质贫穷与精神贫瘠的童年乡村生活体验,在汪琼的生命里深深烙印。
2002年,教了8年数学后汪琼改行教语文,她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大胆推广“大阅读”。然而,期末统考位列年级倒数第二的语文均分,引来杂音四起,也让汪琼陷入徘徊的低谷。
经过冷静思考,汪琼意识到:不是大阅读出了问题,而是一心专注读书、活动,忽略了孩子们的应试能力。方向没有错,策略要调整。课外阅读课程化的目标更加坚定,再加上一定的应试训练,第二个学期,孩子们的成绩显著回升。
“阅读是基础工程,见效慢,持效久。分数只是衡量孩子素养的标准之一,它并不是全部。让孩子们爱读不怕考、不怕写,对语文老师而言才是最重要的事。”汪琼说。
将学生们从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而不只是看到成堆的作业、书包的拥挤——朴素的想法,让迎江、大观两区自身热爱阅读且愿意成为学生阅读点灯人的30余名语文老师,自发抱团成立了“悦读工作坊”。
告别了个体底气不足、孤军奋战、眼界狭窄等诸多*因素,他们在“阅读课程化”的实践道路上,大步前进。在改变自己、改变课堂的同时,变化也在学生身上悄然发生。
原本令人头疼的孩子,如今也能静静安坐读一本小说了,书页里还有好多认真标注的拼音;《日有所诵》上的一篇篇诗文,孩子们基本都“熟能成诵”了;大部头名著《三国演义》,孩子们也用冰心幼年时“不求甚解”的方法提前读起来了......四照园小学教师江小琴将自己的惊喜发现写成文字发布于网络,获得点赞无数。
教师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阅读?捧起书本就是阅读吗?什么是真正的阅读?迎江区教育局*委员、教研室主任江兴玲表示:“‘悦读’是你们、我们、孩子们一起爱上阅读,让阅读浇灌生命、滋润成长。陪孩子阅读生命,让生命在‘悦读’中芬芳。”
3月20日,杨桥高中的语文教师苏凤睿,给高一学生的最后一节晚自习安排了看第一期《朗读者》。当看到翻译家许渊冲一生的翻译著作等身,教室里掌声良久,她知道,这节晚自习是成功的。
“《朗读者》自己每期必看,深受感染,所以推荐给学生。哪怕一个人、一个细节、一句话、一个举动能打动他们,这个尝试就是有价值的。”苏凤睿说。
高中的课业负担相对基础教育阶段更重,而在一些高中语文教师看来,即便应试的指挥棒不停挥舞,阅读仍必不可少。多位语文教师的共识是,“大阅读”应贯穿整个教育阶段,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甚至一生。高中阶段,自由阅读的时间十分有限,仅从应试角度说,阅读与作文紧密相关,高中生的写作水平直接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阅读状况。
“缺乏良好的文学与情感熏陶,当认识到危机感的时候,说明阅读已经匮乏。这种危机不只是指向学生的,同时也指向教师。”苏凤睿说,“纵观语文学习教育,在大力提倡海量阅读、经典阅读、课外阅读课程化的今天,学生、家长,乃至教师,仍停留在浅阅读状态。”
江小琴为了上好宋词欣赏,不仅读王国维《人间词话》,还读了《蒋勋说宋词》,不同时代、地域作家的不同解读,让她对宋词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汪琼的涉猎就更广泛,文学批评、美学、哲学、建筑学,不一而足;朱丽芳对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情有独钟,名家注疏、解读是她的案头书......进一步说,不仅学生需要大量品质性、经典性阅读,其实,优秀的教师也是读出来的。
华一小语文教师黄小卉记录了《亲爱的汉修先生》的共读历程,以书中故事为蓝本,布置给学生和自己一份共读作业:学生写一封信给她,而她也要学汉修先生礼尚往来,送给孩子一人一张明信片。
所谓“共读”,就是过共同的生活,形成集体生活的暖流。给予包括教师在内的安全感、温馨感,通过共读,产生共情与共鸣,在共同成长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共识。
探索阅读课程化的过程,就是共读。只有共读,才能让真实的教育发生。
采访中,一位语文教师笑谈:“要在小学6年的时间里完成考上大学以前12年的阅读,任重道远。”在完成多少阅读量的“任务”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也许不久之后,书本上的具体内容会被忘却,但这些经典在孩子们的语文根基上打下的底蕴会陪伴他们的一生。
“为什么总想努力生长,更应该思考怎样把根扎得更深、更牢?根基扎实,自然枝繁叶茂!”
汪琼和朱丽芳作为大观、迎江“悦读工作坊”的坊主,在日常交流探讨中,辨析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更加明确了语文、阅读就是根基所在。
朱丽芳在一则工作随笔中写道:“孩子,未来那么长,没有支撑的心灵,如何面对成长中可能遇到的孤独与残酷?因此,我关心你的阅读,只是为了关心你是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