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18: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6:28
德化路步行街的雕塑艺术作品丰富多彩,共分为五组,各有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寓意。首先,位于西入口的“花木兰”雕塑,取材于豫剧名伶常香玉的形象,融合了豫剧文化与木兰的巾帼英雄气概,象征着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同时也是德化步行街的代表性标志。这一雕塑背后,还承载着常香玉为抗美援朝献飞机的爱国情怀。
紧邻其北的“修钟匠”雕塑,坐落在步行街北入口,通过细致描绘修钟匠专注工作的形象,唤起人们对德化街早期钟表业繁荣的记忆,展示了河南人民勤劳和节俭的品质。在文化广场的“小吃”雕塑群,展示了德化街作为“老字号”小吃聚集地的魅力,让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回味历史的淳朴气息。
位于西入口的“古币”雕塑,代表了夏商时期的货币文化,象征着步行街的经济效益和郑州作为商文化延续的重要性。其设计巧妙地将古代货币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展现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而在南入口的“盘龙吟天”雕塑中,巨龙盘旋,象征着德化街的繁荣与活力,寓意着这条百年老街的商业潜力和历史底蕴。整组雕塑巧妙地寓意着德化步行街的崛起和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德化街始建于公元1905年。1901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后,带动了郑州商业的发展。当时的河南巡抚陈龙奏请清*批准,将郑州辟为商埠,并在郑州周围着手规划道路建设,这才形成了德化街。当时的街道以苑陵街为界,南名天中里,北名惠人街。后因“惠”与“毁”谐音受商人忌讳,清末举人刘邦骥与众商合议,取“德化育人”之意,定名德化街,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