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00: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21:39
体内含卟啉的化合物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在新陈代谢中产生胆红素,每日约生成250-50mg。其中,大约80%~85%的胆红素源于红细胞的衰老分解,15%由骨髓内尚未成熟的红细胞破坏形成,少量来自含血红素蛋白的分解。这些非由衰老红细胞分解产生的胆红素称为“旁路性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的形成是通过吞噬细胞系统处理衰老和异常红细胞,生成的游离胆红素是非结合性、脂溶性的,主要在血液中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因结合稳定且难溶于水,不能直接由肾脏排出,胆红素定性试验显示间接阳性反应。
结合胆红素的形成涉及肝细胞的三个过程:首先,未结合胆红素被肝细胞摄取并与Y蛋白和Z蛋白结合;然后,通过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作用,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可溶于水的胆红素双葡萄糖醛酸酯和胆红素硫酸酯;最后,这些结合胆红素被分泌进入胆汁,通过胆汁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在体内,红细胞更新过程中,血红素在微粒体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胆红素,而胆红素的分子结构由于氢键的形成,表现出亲脂疏水性。在血液中,胆红素主要与白蛋白结合运输,以保护组织免受毒性影响。然而,某些有机阴离子会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等问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需谨慎使用相关药物。
最后,结合胆红素在肠道内被还原为尿(粪)胆素原,大部分随粪便排出,部分经循环系统回到肝脏,形成肝肠循环。胆红素代谢的任何障碍都会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产生。
胆红素(英文:Bilirubin)是胆色素的一种,它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它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有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但也有抗氧化剂功能,可以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