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11: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01:55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贵藏品中,有一卷极具历史价值的《金刚经》。这部经书以其独特的装潢而闻名,被称为《珠宝经》。其首尾护经板上镶嵌着众多珠宝,增添了华丽的视觉效果。该版本为清康熙元年(1662年)的泥金蒙文写本,采用了梵夹装的工艺,每半页有14行不等的字数,版框尺寸为15.4cm×48.9cm,经文黑漆底纸以深蓝色磁青纸托裱,经叶四围饰以泥金彩绘图案,四周有红漆描金木质夹板,且被三层锦缎经袱包裹,用彩色经带精心捆扎,尽显精致考究。
《金刚经》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明代,由锡埒图固始·朝日吉等人用蒙文翻译,并被收入北元朝察哈尔的林丹汗编纂的《甘珠尔》中。为了弘扬佛教,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顺治皇帝下令召集藏族和蒙古族笔帖式,用泥金抄写蒙文和藏文的《金刚经》,共计108部,每部1函96页,共108函。这部经书是顺治时期唯一一部官方编纂的蒙文佛经,开启了清朝官修蒙藏文佛经的先河。清朝为了笼络蒙古势力,对蒙古佛教给予高度重视,陆续翻译并刊刻了大量蒙文佛经,如《甘珠尔》和《丹珠尔》分别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和乾隆十四年(1749年)由皇帝下令刊印。据记载,清代编纂的蒙文佛经种类繁多,约有5000余种,而顺治皇帝下令编写的《金刚经》则象征着清代官修蒙文佛经以及蒙古佛教文化发展的开端。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01:53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贵藏品中,有一卷极具历史价值的《金刚经》。这部经书以其独特的装潢而闻名,被称为《珠宝经》。其首尾护经板上镶嵌着众多珠宝,增添了华丽的视觉效果。该版本为清康熙元年(1662年)的泥金蒙文写本,采用了梵夹装的工艺,每半页有14行不等的字数,版框尺寸为15.4cm×48.9cm,经文黑漆底纸以深蓝色磁青纸托裱,经叶四围饰以泥金彩绘图案,四周有红漆描金木质夹板,且被三层锦缎经袱包裹,用彩色经带精心捆扎,尽显精致考究。
《金刚经》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明代,由锡埒图固始·朝日吉等人用蒙文翻译,并被收入北元朝察哈尔的林丹汗编纂的《甘珠尔》中。为了弘扬佛教,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顺治皇帝下令召集藏族和蒙古族笔帖式,用泥金抄写蒙文和藏文的《金刚经》,共计108部,每部1函96页,共108函。这部经书是顺治时期唯一一部官方编纂的蒙文佛经,开启了清朝官修蒙藏文佛经的先河。清朝为了笼络蒙古势力,对蒙古佛教给予高度重视,陆续翻译并刊刻了大量蒙文佛经,如《甘珠尔》和《丹珠尔》分别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和乾隆十四年(1749年)由皇帝下令刊印。据记载,清代编纂的蒙文佛经种类繁多,约有5000余种,而顺治皇帝下令编写的《金刚经》则象征着清代官修蒙文佛经以及蒙古佛教文化发展的开端。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