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7:4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8:40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民间传统的“七夕节”。传说貌美如花的织女和才华出众的牛郎化做了星星,天各一方。每年七月初七这一天,白茫茫的银河上架起鹊桥,牛郎织女不远千里赶来相会。正是这天晚上,天空中有两颗星星最为耀眼,这就是“织女星”和“牛郎星”。
相传织女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女子。年轻的姑娘们都会向她祈祷,乞求智巧,所以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早在汉代,乞巧的习俗就已形成,南北朝以后更是普遍。这天晚上,人们摆设香案,放置瓜果,用彩线穿七孔针,虔诚祷告。若是夜里瓜果上结有蜘蛛网,便表示已得到织女的垂青,必能心灵手巧。
唐代穿针乞巧的风俗十分盛行,唐玄宗在宫中祭祀牛郎、织女,赐给嫔妃七孔针和五色线,在月光下,谁先穿完谁就能得巧。宋代以后,乞巧物出现,乞巧物市场更加丰富了乞巧风俗的内容。元代以后,不断出现新的乞巧方法,叫“卜巧”。有的妇女在七夕夜抓来小蜘蛛,放在首饰盒或其他器皿里,第二天开始观察它的结网情况,若疏密有致、方圆得体,便是得巧多的征兆。还有的用碗、盆之类的器皿盛水,放在日光下暴晒,水面上会结起一层薄膜,投入一枚绣花针,绣花针会浮在水面上,水底有膜和针的影子,构成各种形状。如果影子呈云状、花状、鸟兽状或呈鞋状、剪刀状,就说明乞得了灵巧;如果影子粗如槌、细如丝或直如轴,就说明没有乞到巧,稚拙依旧。
如今,新时代的女性已懂得心灵手巧并非乞求所能得,七夕乞巧的习俗已渐为人们淡忘,但七夕节的来历,人们是不会轻易忘记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8:47
七夕节的8个别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8:48
“七夕”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相传,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总结: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简称“七夕”。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8:46
三大该行房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