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01: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06:15
农业区位论是一种理论模型,它探讨了农业生产的地理分布与城市中心之间的关系。这种理论以城市为核心,向外呈现出同心圆状的农业地带,每个地带的农业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因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而有所差异。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J. H. Thünen)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他在1826年的《孤立国对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中,根据在麦克伦堡平原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农业区位的经济地租原理。他认为,农产品的纯收益(杜能称之为“经济地租”)取决于与城市中心的距离,运费成本直接影响着收益。由此,形成了六个农业地带:第一圈是生产易腐食品的自由农业地带,如蔬菜和鲜奶;第二圈主要供应木材的林业带;第三至五圈是逐渐降低集约度的谷物生产带;第六圈则是粗放畜牧业地带,最外侧则是未开垦的荒野。
杜能的学说不仅揭示了市场距离对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更强调了土地利用方式的区位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在杜能之后,农业经济学家们对其进行了扩展和修正,如劳尔(E. Laur)将全球农业经营类型按集约程度分为七大地带,并将西北欧工业区域视为全球农业集约化的中心。现代农业区位论则考虑了更多的因素,如自然条件、技术进步、社会因素、人类行为和政策影响,旨在实现农业区域的优化组合,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布局的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部或绝大部分农产品都要以商品形式投入市场,因而利润(纯收益)的大小成了农业布局的决定性指标,任何无利生产在经济上都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