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02: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17:52
最近在述古买了好多书,有童话,也有大部头,每次一去,至少不下10本,作为一位伪资深的书迷,每次看到色叔发来的书单,便忍不住在心里大骂一声:操,这家伙又来坑钱了。 加入豆瓣也是为书,还有音乐及电影,这个都是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混着混着就差不多有三年的经历了,其中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也经历了南都小组由组成后来解散的悲催命运,还有冷组和震组,当初最有意思的人现在都销声匿迹了,但我在内心深处仍然森森滴相信着,作为一个豆友,唯一能够将我们在灰暗现实中联系起来的亮光就应该是这些书、影、音了。 买书的经历自小学开始,一直就停不下来,最初的是宝宝字典,几百个汉字从头背到尾,从尾背到头,但有意思的是,中间抽出来问我我就不知道,那个时候我大概5、6岁。然后便是爷爷给我买的古文300篇,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曹刿论战》,什么"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那时完全不懂其中的意思,只知道刿曰、刿曰这个名字好傻。去小朋友家玩,特别喜欢人家家中一套童话书籍,可惜我爸说这些都是闲书,别把脑袋给看坏了,真不知他是什么逻辑。再后来三年级的时候看《红楼梦》也不明白其中人物关系,就觉得这书里的名字怎么那么多,都分不清谁是谁了,而且黛玉整天哭哭啼啼,甚无意思。 到了初高中,有了名副其实的理由买书,每次找到借口是我要写作文,需要素材,其实哪里需要什么素材,买的都是些散文和小说,顺便认识了一位叫文友书社的老板,老板大叔手臂上刻了刺青,平时也不苟言笑,每次去买书赊账(因为长年在那买书,便有了签单的权利)都有去参见*头目的感觉。那个时候便读了许多散文名篇冰心先生、余光中先生、鲁迅先生还有托老夫子的小说、飘、荆棘鸟等等等等。这个时候也托了我哥哥的福,买了一部随声听(松下的)在这个小城里是为数不多的奢侈物,于是磁带也变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至今家里还收藏了几十本。cd是因为老爸买了个cd机和功放,所以家里碟片也开始多了起来,而古典音乐也是由于买了个cd机送了一套世界名曲,非常不错,都是交响曲中的经典,但现在听来,版本不够好了。 到了大学,这两个爱好得到了疯狂的滋长,顺便还多了一样,那就是电影,有了自己的电脑之后,便开始没日没夜的下电影和音乐。书就更甚,往往一个月的生活费800块只留180块吃饭,120块买生活用品,其余500统统买书和买碟以及买衣服。所以我家的书到了大学就成倍增长,有每年翻一番的趋势,正好这个时候认识了小白,又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没事就跑去定王台找色叔买书,那个时候还没现在这么没脸没皮,比较羞涩,以至于色叔一直不知道我的存在,但是,旁边音乐天堂的老板我是认识的,去淘打孔碟,淘着淘着连生活费都淘完了,穷的每天只能吃稀饭和烧饼,瘦到只剩下80几斤。仍然乐此不疲。到了毕业时,我爸看我把书和衣服杂物装了一卡车的时候,瞬间呆愣了几秒,然后施施然说了句,你怕是把整个家都搬到长沙来了然后又搬回去罢! 看傅月庵先生的《生涯一蠹鱼》中有一篇记爱书人的小文,其中提到伍尔夫说的一段话,原文我不记得了,大意是人死后的得到上帝的捐赠,其中经过爱书的人的跟前,他看见爱书人手里捧着一本书,于是他说:这个人不需要我的捐赠了,他的一生已经有了书。 读了这么多书,看了这么多电影,听了这么多音乐,虽然其中也有不好的思想,但其中的美好的思想足以照耀我的一生,所以这篇小文仅已为爱书、爱影、爱音乐的人共勉吧! 附伍尔夫的原文: 我往往梦见在最后审判那天,那些伟人——征服者和律师和*家——都来领取皇冠、桂冠或永留青史的英明等奖赏的时候,万能的上帝看见我们腋下夹着书走近,便转过身子,无不欣羡地对彼得说:“等等,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