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脚鼓和非洲鼓的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3: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19:07
象脚鼓是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该鼓的体积较小,演奏方式是用手或棍子敲击鼓面,能够发出独特的声响。非洲鼓是一个俗称,指的是来自于西非地带的一种乐器,本名叫做金贝鼓、坚贝鼓。象脚鼓和非洲鼓这两种乐器在体型、音质和使用方式上各有不同。
象脚鼓和非洲鼓的区别
非洲鼓和象脚鼓都是打击乐器,它们的声音有一些区别:
1.体型不同:非洲鼓通常较为高大,形状上下端差别较大,象脚鼓则相对较小,类似于一个圆柱体。
2.音质不同:非洲鼓的音质通常比较清晰、明亮、锐利,强调音高,常用于演奏旋律性较强的音乐。而象脚鼓的音质则相对低沉、浑厚、厚实,强调音量和节奏感,常用于和弦进行相对简单的音乐。
3.使用方式不同:非洲鼓多用手奏击,有些也会使用鼓槌,而象脚鼓则通常用脚踩奏击,手也可以用来敲击鼓面。
总之,非洲鼓和象脚鼓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使用方式,适用于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场合。
象脚鼓的形制结构
象脚鼓的鼓身修长,头大、腰细、尾端喇叭形,可分为鼓胸(共鸣腔)、鼓腰(传音孔道)和鼓足(鼓尾)三部分。各地规格不一,高度有别。一般通高160厘米-180厘米,最高者达200厘米,鼓面直径28厘米~32厘米、最大者达38厘米。
鼓胸(首端)呈杯形共鸣体,长60厘米左右,下部呈弧形收束与鼓腰相接。鼓腰为空心圆柱体,长100厘米左右,最细处直径15厘米,外表刻有环形纹饰。
鼓足呈喇叭口状,其上绘有莲花图案。鼓身多采用一般当地的曼孟树(即芒果树)掏空树心制成,鼓面蒙以黄牛皮,皮面固定在鼓腔边的圆形藤圈上,鼓胸下部收束处也设一小型圆藤圈,用细牛皮条将两藤圈往复勒紧,并可调节鼓皮的张力,控制发音高低。
象脚鼓有关的民间故事
1.勤劳樵夫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勤劳的樵夫上山砍柴,见到一棵空心的大象筋树,树干上有一个大洞,大风一吹就发出好听的响声,樵夫用树叶盖起树洞,音响便停止了,他用手指弹树叶,声音又响了起来。于是,他就把这棵象筋树砍倒,取其一截,将两头砍齐削平,用青木树皮把木头上口遮严,用麻绳扎紧,用手敲击时发出了雄浑的声音。
他将这个制作粗糙的简易乐器带回家敲击,妻子听了拿起铜锅盖跟着敲打起来,儿子随手拿起两个茶壶盖,相互磨擦着,发出“嚓嚓”的音响来。空心木、铜锅盖、茶壶盖各自发出的声音配合在一起,奏出了和谐动听的乐声。
远近乡邻听到了,纷纷赶来,你敲我跳,好不热闹。起初,人们根据这空心木发出的“咣咣”声,把它叫作“桄”,意为有回声的鼓。后来,傣族同胞闻声前来观赏后,才正式叫作“光”,又因鼓的形状像大象脚,所以又叫它“象脚鼓”。
2.云南傣族的故事
傣族地区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古时候云南勐养有一个小伙子,因朝夕相伴的大象死了,为了寄托衰思,缓解悲痛,他用木头依照大象脚来制成鼓身,用象皮作鼓面,于是作出了象脚鼓。但是后人认为象脚鼓名字的由来跟佛教有一定的渊源,“象主祥瑞”的佛教观念深入人心之后,此鼓才被人附会为象脚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