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饮食传统习俗有哪些 满族有什么饮食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5: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05:24
满族的饮食传统习俗有哪些
满族人喜爱耐饥且热量高的黏食、甜食及肉类等食物。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天气寒冷,满族人主要以狩猎为生,经常远征,体力消耗巨大。因此,他们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其中,各种酸食是满族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米或高粱米浸泡发酵磨成水面,用箩去皮等粗物,使汁液沉淀,俗称汤子面。做时将铁皮汤筒套入拇指,用力攥面,面从筒中挤出成条状甩在锅里煮熟即可食用,俗称汤子。本溪、新宾等地吃法均类似,但岫岩等地满族在食用时,一般要加菜卤作料,俗称馇子。
每到秋末冬初,各户必淹渍酸菜。酸菜是秋天将新鲜的青菜在缸中发酵而成,味酸。炖、炒、生拌凉菜、做汤、做馅都行。猪肉炖酸菜是北方满族常吃的菜肴。农村逢年节人们爱吃白肉血肠酸菜。东北满族聚居的地方,家家的炕桌*都有一圆形洞穴;正好能放下马勺,炕桌下放一火盆,就着马勺里的酸菜,寒冬腊月,全家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满族的传统饮食还包括火锅。通常以猪、羊肉为原料,东北农村满族喜欢用酸莱、蘑菇、粉丝、虾仁先放火锅内,再将切成薄片的猪肉、羊肉铺在酸菜上。放进火锅内煮开后,配上作料即可食用。除羊、猪肉外,狍子、鹿、野鸡、黄羊、飞龙的肉都可以做火锅子。火锅现已成为内地广大群众的冬季佳肴。
窑藏蔬菜是满族人冬季食物的重要来源。每到秋末冬初,农村家家户户房前或房后挖近二米深之穴。根据穴口大小,上面横放若干根园木,覆玉米或高粱秸子,再盖上土,此即为菜窑。窑内藏白菜、土豆、萝卜、大葱等鲜菜,可保存到来年四月。菜窑上有一口,仅容一人出入,取菜时登梯上下。其式样似满族先人冬居的地穴。从窑藏蔬菜以及春采山菜,秋采山货野果,冬猎野物等现今满族人的生活习惯同满族先人的穴居生活,有着自然而和谐的联系。
满族饮食禁忌中,不吃狗肉。满族人不吃狗肉的习惯源于他们过去以渔猎为主要经济生产,狗作为猎犬是每家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宰杀,否则影响狩猎与山林采集养殖等生产活动。过去在满族中如见谁家杀狗会被认为是败家子行为,久而久之习惯不吃狗肉。
满族的特色小吃包括慈禧小窝头、豆面卷子和苏子叶饽饽。慈禧小窝头是由小米面、敉子面、玉米面、栗子面混合而成,做成圆锥形,每个底部都有一个圆洞,小巧玲珑,蒸熟后呈金*。传说这是清代慈禧太后喜爱的一种宫廷食品。一般老百姓吃的,主要用玉面(有些掺进一些黄豆面)制作而成,个子也大。满族有一传统面食叫豆面卷子,亦称豆面饽饽。祭神时多以此为供品。豆面卷子的作法:将黄米以水浸泡后磨成面,合匀,擀成薄片,入锅蒸熟,再将黄豆炒熟磨成面,均匀撒于其上,卷起后以刀切成1-2寸长的卷子,其色金黄,食之粘且香。
苏子叶饽饽(粘耗子)是满族的风味面食。其作法:将粘高粱米或糯米以水浸泡后磨成粘米面,将小豆煮熟捣成泥做成豆馅,包进粘米面擀成的圆饼中,外用苏子叶裹之,上笼屉蒸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