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09: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8:04
自然环境根据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程度和其现存的结构形态、能量平衡,主要分为两类: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通常受到人类干扰较小,如深邃的原始森林、人迹罕至的荒漠、冻原地带以及远离人类活动的大洋中心区域,其内部物质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传递,以及物种演化,基本遵循自然法则。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张,这种原始状态的环境正在逐渐减少。
次生环境则是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区域,如农田、种植园、城市和工业区。这些地方的物质交换、迁移和能量转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尽管它们的外貌和功能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它们的发展和演变仍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仍在自然循环的范畴内。人类通过改造原生环境,如在黄河下游修建堤坝以控制洪水,开垦农田,使华北平原的次生环境得到了改善,从而推动了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
然而,如果不注意在生产过程中维护环境的物质和能量平衡,次生环境的质量可能会恶化,对人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分。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