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怎样应对新媒体时代的竞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0: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8 14:03
目前,我国的城市电视台主要包括省会城市电视台、副省级城市电视台、计划单列城市电视台以及地级城市电视台。可以说,这些电视台占据了全国各类电视台总数量的大多数。但是,面对央视和省级卫视等电视台在资金、技术、人才、设备和可以获得的新闻资源等方面的巨大优势的竞争,特别是面对科学技术不断完善和成熟的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竞争,所有的城市电视台都必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
这压力和危机表现最明显的是城市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栏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的收视率不断下滑,带来直接的结果就是引导影响社会*的能力降低和宣传教育普通受众的作用弱化。随之而来便是恶性循环,收视率下滑导致内容同质化;同质化又导致收视率下降,广告收入锐减;广告收入锐减又导致大量人才流失;而人才流失又导致城市电视台栏目创新能力缺乏枯竭;最终导致收视率不断下滑无法提升。
面对如此危急境地,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该怎样摆脱困境、应对新媒体的竞争呢?这里,笔者想先让大家明白新媒体的竞争力体现在什么地方,然后再论述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如何应对的具体方法措施。新媒体主要指互联网和手机等为代表的“第四媒体”、“第五媒体”,互联网和手机不仅仅可以实现电视媒体的所有功能,而且还具有电视媒体所不具备的一些特性,例如交互性、传播的及时性、非线性传播和传播空间的无限性。这些独特的竞争优势极大分流了电视媒体的受众人数和收视时间,也极大挤占了电视媒体尤其是城市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笔者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来说明新媒体对地方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的冲击是多么迅猛。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披露,截至2012年12月底,全中国网民人数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手机网民数量有4.2亿,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超过3.72亿。单就数量来看,全国互联网和手机网民已经远远超过日常电视受众;而就层次来看,全国网民具有学历高、收入中等偏高以及年龄相当年轻化等显著的特点,而拥有者类特点的广大受众群体恰好是城市电视台最主要的和极力争取的中高端受众群体。
因而,在目前这样一种全新的媒介生态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残酷竞争便会日益激烈。其中,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如果不顺应形势,积极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则会逐渐势微,最终可能丧失*话语引导权。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更不是什么臆想杜撰,而是笔者经过客观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如果说,从前的传统电视时政新闻依靠的是干涩生硬式宣教进行新闻采编报道。那么,现在这种新闻报道方式就显出它的缺陷和不足了。毕竟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提高,网络和手机逐渐步入千家万户;随着电视受众接受教育程度提升和眼界思路开拓,对于时政新闻的理解和喜好趋向深度和广度的多元化。简单地概括出就是现在的电视受众已经不再满足时政新闻简单说教宣传,而是要求平民化的叙述和全方位、多角度的交流沟通。
自然这些是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只有扬长避短去融合才能重新赢得和掌握*引导权,才能更好地发挥时政新闻主流地位的作用。其实,早在2004年,美国传播学家丹·吉摩尔在自己撰写的《草根媒体》中提出:新媒体时代里,新闻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传统意义上的受众现在越来越多地成为新闻的参与者。对于这样即使新闻消费者又是新闻生产者的新兴庞大群体,城市电视台必须把他们当作参与节目制作传播的一份子,而不可以依旧当作被动的节目接受方。
我们每家城市电视台面对新媒体竞争既不必表现很惶恐畏惧,也不必表现很无关紧要。那么,到底该如何做才算是正确应对竞争呢?笔者认为,任何一种媒体自从它产生以来,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机遇挑战压力。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转移压力才能在目前多元化媒体时代真正立足。首先,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务必要端正思想态度,理解“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样新闻工作才能真正获得最可靠最牢固的电视受众支持和力量源泉。笔者所在的宁波广电集团下属新闻综合频道面对网络手机分流年轻电视受众的困境,时政新闻栏目《宁波新闻》开始让新闻回归本位,贴近生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在落实*“八项规定”过程中,《宁波新闻》大篇幅建设市县级一般性的领导会议活动报道,根据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大篇幅增加百姓关注和鲜活话题的新闻,表达方式更加注重生活味和口语化。例如:2013年6月初,宁波举办“*一坛”重要活动,其中各级领导出席活动项目有60多个,《宁波新闻》根据新闻传播价值,果断舍弃了领导多数无关紧要的视察、会见、参观报道,仅仅保留开幕式上领导出席的新闻,其余重点放在“*一坛”中的宁波元素挖掘和展现,推出了“记者探访*展馆”、“今年活动更加专业化”生动形象的系列报道。《家门口看看进口货》从普通市民角度,反映进口商品对自身的影响;《浙洽会搭台邀请“洋和尚”》从国际化视角,反映参会客商变化,折射宁波市场的拓展,这些报道总数达六十余篇,因为注重宁波地气衔接,所以深受市民的关注。
其次,城市电视台时政栏目一定要树立主流媒体的问题意识,这体现出合格媒体的天职和社会责任感。因为只有树立问题意识,才能更好地进行*监督,所以主流媒体客观理性的新闻报道和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探索使得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大打提高,也使得在和新媒体新闻竞争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例如:目前,全国各地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心和焦点。那么,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频道经过大量走访毕业生了解就业实际情况后,从6月份开始,《宁波新闻》推出“大学生毕业季”连续报道三篇,以学校引导、学生就业观转变、蓝领学校遇冷应该理性择校三个方面,既不回避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也不一味放大大学生就业难的心态,而是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从不同毕业生心理、就业策略、成功经验等角度引导合适的择业观、价值观,迎接就业挑战。紧随联系报道,《宁波新闻》又推出纪实报道《大学生卖菜记》和《80后农场主黄凯》,通过真人真事现身说法,给处于毕业季的大学生们以更多的启示和信心。
第三,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一定要善于利用自身主流媒体的地位,积极传递客观声音,凝聚主流*,引导社会*,做好新媒体时代的过滤器和缓释器。具体来说,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可以多采制一些鲜活新闻、少一些应景报道;多吸取一些百姓话题,少一些官样文章;多使用一些朴实表达,少一些空泛之谈。只有这样,主流媒体才能与新媒体竞争中,重新取得优势,提升自身公信力。例如:《宁波新闻》围绕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事件和重点问题,加强策划引导,以新闻事件为切点,推出系列多主题的报道。记者利用明察暗访的手段调查了市区各家银行对冒用别人身份证开户的情况,播发稿件《拿他人身份证可到银行开户吗?》,揭露了银行存在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同时也对广大群众进行了警示。此外,《宁波新闻》第一时间对新美心的食物中毒、电梯安全、后禽流感时期卫生安全、赴台自由行开通等热门事件,也都进行详尽合理深入报道,既说明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及结果,又引导普通受众正确面对*、合理诉求。
第四,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必须注重新闻节目合理有效的编排,以此来和新媒体轻松自由互动的新闻节目样式抗衡,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和关注。节目编排其实是一项需要很高技术含量的工作,费时费力,可是如果编排不出新、不出彩,也就无法吸引受众,导致自己辛苦采制的新闻只能事孤芳自赏。在节目编排上,《宁波新闻》进行了一些变化尝试和革新。例如:根据党*提出的“八项规定”和群众路线,整档栏目更加关注民生,更加贴近群众的距离,优先把社会民生主题的所有新闻编排头版头条播出。同时,围绕一个主题策划编排一组或几组的专栏或板块,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滚动报道播出。今年六月,其中一期《宁波新闻》推出“三思三创”专栏,不光报道三思三创督办、视察、会议等活动,还结合安全月、平安建设等专项工作,重点编排各地“三改一拆”活动进程、海曙马路菜市场整治、赴台个人游签证受理、江北庄桥高铁站“整容”等新闻,全面客观深入展示三思三创“惠民惠利”的举措,节目一经播出就得到百姓拥护和好评。
诚然,作为城市电视时政新闻栏目的代表之一宁波新闻综合频道《宁波新闻》面对新媒体咄咄*人的竞争态势,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和努力,那就是最大限度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不过,面对新媒体强势竞争,《宁波新闻》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值得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改进提高。那是什么不足呢?我们知道在新媒体生态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已是必然趋势,电视向网络媒体借力,网络平台对传统电视而言,其互动率和反馈率会大大提高。《宁波新闻》这档栏目缺乏必要的深谋远虑,对于如何实质性与新媒体合作,仅仅停留在零敲碎打上,这是第一点不足;缺乏必需的沟通交流,没有利用BBS论坛、QQ群、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与新媒体有效互动,这是第二点不足;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无法将自身采制的优势内容传送到网络、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可能会失去相对的高学历年轻观众,这是第三点不足;缺乏全面的品牌意识,没有借助网络传播的人际传播特性,拓展栏目网络品牌传播空间,构建完善的网络传播体系,这是第四点不足。
总而言之,包括《宁波新闻》在内的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只有发挥自身主流媒体的内容优势,并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迅速灵活互动性强的传播特性结合,才能拓展生产空间,赢得两者最终竞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