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的典故由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7: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9:04
1. 宋朝时期,范公偁的《过庭录》记载了一个关于孙山的典故。
2. 孙山与同乡的儿子一同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孙山名列最后,而同乡的儿子未上榜。
3. 当同乡询问考试结果时,孙山委婉地回答:“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4. 这句话表面上看似孙山自嘲,实则暗示同乡的儿子未能及第,显示了孙山的口才和情商。
5. 该典故流传开来,人们称赞孙山的机智,并开始用“名落孙山”来形容考试落榜。
6. 尽管这给孙山带来了好名声,但也有人认为他的行为轻浮,缺乏同情心。
7. 然而,这种幽默的方式实际上是在维护同乡的自尊,体现了孙山的口才和智慧。
8. 在古代,科举考试落榜是常见的事情,孙山并未因此而受到指责。
9. 孙山的幽默风趣,不伤害他人自尊的说话方式,确实值得人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