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7: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9:08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称后天免疫缺乏综合征),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征,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的预防艾滋病呢?
一、要直面现实,不要回避
艾滋病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是,在大多数老百姓心目中,仍然是一种遥远的、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疾病。人们羞于、耻于谈论艾滋病,更多的人则对艾滋病一知半解,抱着一种“回避”的心态。其实,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不能再回避,否则就悔之晚矣。
二、要预防为主,不要存侥幸心理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艾滋病于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和确认,我国于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现在,全球平均每天有6000人感染艾滋病。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感染与发病人数增长较快。据联合国驻华机构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加上已经染病死亡的24万人,总数应该在100万人左右。感染人数在亚洲位居第2位,在全球居第14位。所以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并且,世界上还没有发明能治好该病的良药,预防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三、要洁身自爱,不要滥交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目前,我国的艾滋病感染率达千分之六。2015年新增患者中94.3是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的,其中24左右是同性传播造成的,2014年男女学生感染比率是9∶1,2015年是11∶1。
四、要珍爱生命,不要尝试吸毒
静脉吸毒是我国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主要途径,而且传播速度快,范厨不断扩大,静脉吸毒者申平均HIV检出率20,最高为78.5。成为向一般人群传播艾滋病毒的主要渠道。
五、要安全用血,不要买卖血液
在HIV所有的传播方式中,血液传播由于直接进入人体,且病毒量较大,所以是几种传播途径中潜伏期最短、发病较快且最致命的一种方式,血液传播的方式包括:输入被HIV污染的注射用具或手术器械等直接污染皮肤及黏膜创口;静脉药物依赖者共用针头、针管及有关器械;移植感染HIV者的组织器官或精液(人工授精)等。如果供血者感染HIV后,供血时处于窗口期,则查不出来HIV抗体,鉴于此,输血和输血液制品一定要慎重。
六、要正确使用避孕套,不要挂一漏万
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的最简便、最经济的首要武器。避孕套可以隔开精液和阴道分泌物,阻止性交时男女双方体液的互相接触,因此可以预防艾滋病。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偶然一次婚外性行为没有带安全套或者安全套的质量不佳或使用不当引起破裂、滑脱而导致感染艾滋病的也时有发生。
七、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诊治,不要涉足地下诊所
到不正规的医院及诊所手术、输液、查休、拔(补,洗)牙、针灸等都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有研究发现,在医院一般条件下,使用被HIV污染的针头和针尖,单纯一次性刺入皮肤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3。同样的道理,如果被HIV污染的注射器,消毒不彻底,再给健康人使用,残存的血液就会进入人体造成感染。因此,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输液或儿童预防注射,并主动要求“一人一针一管”。
八、要一人一用,不要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物品
美容、纹身、用不消毒的公用器具修脚等行为既极易造成皮肤破损,被感染的风险又很大。我们每天都要用的刮脸刀、剃须刀、牙刷等个人卫生用具,一定要保证个人专用,不能共用或借用。因为我们在刷牙或刮脸的时候,也极易造成皮肤损伤,这些损伤可能轻微的察觉不到,而一旦借用者是HIV携带者,则有可能造成感染。
九、要及时检测,不是讳疾忌医
如果怀疑自己受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一定要到卫生机关批准的具有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去检查。全国各大医院、卫生防疫站、性病防治机构均是获准的检验机构。千万不要找“游医”检查治疗。如果经实验检验证明抗体是阳性,说明你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还不是艾滋病病人。该病的潜伏期很长,一般为5-8年,有的超过10年。同时,请对医生坦白说明情形,告诉医生是否有任何症状,是否不只和一个人有性关系,是否有从事阴道、肛门性交或口交,是否在注射毒品,或认为已有了身孕等。不要因为尴尬而不肯据实相告,自行用药可能耽误治疗并可能加重症状。
十、要关爱病人,不要歧视
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家庭和社会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危险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维护社会安定。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呆咬等途径途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