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09: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09:41
学生在面对学习和考试时,总是希望取得成功,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然而,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会采取降低或放弃努力的行为,这种行为被称为学业自我妨碍行为。自我妨碍行为是一种动机策略,学生在问题情境来临前,可能会通过拖延行为、睡眠不足、过多参与其他活动或考试前不复习等方式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从而将失败原因外在化。
自我妨碍与归因不同,归因是结果出来后对结果的解释,而自我妨碍发生在活动之前,目的是为了给可能的失败找到合理的借口,而不是对实际失败结果的事后合理化。例如,如果考试成绩不好是因为太疲劳,这是归因;而故意在考试前晚睡,以便把睡眠不足作为可能发生的失败的借口,则是自我妨碍策略。
当学生害怕未来评价情境中的失败时,采取自我妨碍策略可能导致不好的学习成绩,也可能产生双赢的结果:失败了是因为努力不够,成功了则意味着高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学业自我妨碍是学生为了保护自我价值而对自己行为作出的一种调节。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如何正确面对学业挑战,平衡自我妨碍行为与努力追求成功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自我妨碍又称自我设阻、自我设限,西方心理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国内只有深圳大学的李晓东教授等少数学者在近几年内进行了研究。国外最早对自我妨碍进行研究的 是Berglas和Jones,他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把自我妨碍定义为:“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 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 和选择。”自我妨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像学生在考试之前不努力学 习而四处游玩或声称身体不适,其实这个时候个体很可能在进行自我妨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