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3: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1 05:20
在景德元年(1004年),辽圣宗与萧太后联手发动大规模南侵,直逼黄河北岸的军事重镇澶州。面对这一威胁,宰相寇准对杨延昭等将领寄予厚望,主张坚决抵抗。宋真宗在考虑后,认为辽国的侵袭主要是为了贪图宋朝的财物,他希望通过满足辽方的物质需求来避免边境冲突,认为这是一种可行的策略。
然而,杨延昭在此时提出了富有远见的策略,他指出辽军虽人数众多,但长途跋涉后人疲马乏,若能趁机在关键路口设伏,必可一举歼灭。他建议加强军队部署,主动出击,甚至提出可以乘势收复幽、易等数州。然而,出于避免劳民伤财的考量,宋真宗并未采纳杨延昭的建议,选择了和平共处的和议,即澶渊之盟。
杨延昭对此深感耻辱,对朝廷的和谈命令有所违背,与张凝、石普等将领一同坚决打击辽军游骑,毫不手软。即使在辽军北撤后,他不顾朝廷的撤军命令,独自率领一万骑兵直抵辽朝边境,攻克了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宋真宗尽管知道杨延昭的忠诚,但并未追究他的行为,反而认可了他的英勇表现。
杨延昭(958—1014),本名延朗,后改名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辽大将杨业第六子,自幼随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延昭为先锋,时年二十九岁,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