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4: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1小时前
红外光谱分析将波段划分为三个主要区域:近红外(near-infrared, 0.78-2.5 mm, 12800-4000 cm-1, 3.8-1.2 x 1010Hz), 中红外(middle-infrared, 2.5-50 mm, 4000-200 cm-1, 1.2-6.0 x 1010Hz)和远红外(far-infrared, 50-1000 mm, 200-10 cm-1, 6.0-3.0 x 1010Hz)。常用区域为2.5-15 mm,对应于4000-670 cm-1,频率范围为1.2-2.0 x 1010Hz。
当红外光照射样品时,分子吸收特定频率的辐射,导致分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导致透射光强度降低。通过记录透射比与波数或波长的关系,形成红外光谱,它反映了物质的分子结构。谱图中的吸收峰与分子基团的振动模式相对应,如O-H、N-H、C-H、C=C、C=O和C?C等基团有独特的吸收区域。
基团频率是代表特定基团存在且强度较高的吸收带,位置即为特征吸收峰。基频峰是指由n=0跃迁至n=1时产生的吸收,其位置等于分子的振动频率。而倍频峰则是基频峰频率的整数倍,如二倍频峰(n=0→2)、三倍频峰(n=0→3)等。在双原子分子示意图中,不同电子能级和振动、转动能级导致多种频率的吸收峰,如HCl中的基频峰、二倍频峰至五倍频峰,以及泛频峰(包括倍频峰、合频峰和差频峰)。
红外光谱法又称“红外分光光度分析法”。简称“IR”,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及对各种吸收红外光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法。被测物质的分子在红外线照射下,只吸收与其分子振动、转动频率相一致的红外光谱。对红外光谱进行剖析,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着许多原子团,各原子团被激发后,都会产生特征振动,其振动频率也必然反映在红外吸收光谱上。据此可鉴定化合物中各种原子团,也可进行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