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4: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23:03
贞观十一年(637),盛唐王朝内修外治,国泰民安,李世民因此洋洋自满,渐有享乐之意,大修殿宇、广罗珍宝、四处游玩、劳民伤财。时任门下省侍中的魏征对此颇感忧虑,于是在当年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
题中《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封,也称“论时政第二疏”,但是这两个名字都不是它原本的题目,是因为奏疏内容太过精彩,后人为方便传颂,根据内容总结出的名称。就比如《隆中对》和《出师表》,都出自《三国志》,也是从书中内容提炼,诸葛亮在上疏时不一定会写《出师表》三个字。
此名称出自《全唐文》,是清嘉庆年间官方修订的唐五代文章总集,收录了唐和五代十国期间3000余名作者的20000左右篇文章。清朝嘉庆十三至十九年(1808~1814),由董诰领衔,阮元、徐松、胡承洪等百余人参加编纂。至于《谏太宗十思疏》始于此书,但是谁最给先起的名字已经不可考。
奏疏起于秦朝,兴于汉朝,用途为“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并且有比较严格的行文程式,封皮一般是部门或大臣名字奏折,起手多是“臣***跪奏”、“臣昧死言”等等,谏疏也大抵如此,不能直入主题,要有铺垫和过度,否则即使皇上脾气再好,看多了也是会生气的。
从传世的奏章手本看,是不需要为启奏内容起名字的。
太宗”作为李世民的庙号,是死后供奉时才会出现的,虽然按照惯例,二代皇帝多为“太宗”,但是谁也不愿意在生前就被人以牌位名相称。大臣不会当面称呼李世民为“太宗”,就像你不能当着嬴政的面叫他“秦始皇”。还有一个最有助于理解的例子,就是父亲在世时我们绝对不能称之为“先父”,否则容易被抽死。
因此,魏征在写这篇奏章的时候,李世民并不会看到《谏太宗十思疏》这几个字,这个标题的出现只是后人为了传阅方便而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