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4: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18:35
上一篇我们通过调用关系,梳理出了TestRunner调用核心模型的流程。
本篇是《如何高效阅读源码》专题的第十一篇,我们来回答流程梳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思考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上一篇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
为什么使用Statement类?作用是什么?
RunNotifier如何进行监听的?
classBlock方法中,if判断里的逻辑是干什么用的呢?看方法名好像和BeforeClass、AfterClass注解有关系,它是怎么处理的呢?
为什么要用Statement封装一层来执行测试?所有的方法都在ParentRunner类里面,直接调用不就好了吗?
runChildren方法中为什么这里要构建一个Runnable来执行呢?
本节将来回答这些问题。
Statement的作用其实,如果你熟悉设计模式,你应该能立刻认出来,Statement实现的是个命令模式。
?
首先childrenInvoker方法(见下图)直接构建了一个Statement的匿名实现类,来包装执行类里所有符合条件的测试方法。 接着通过if判定里的四个方法添加额外的执行逻辑。
?
限于篇幅,我们就只看第一个withBeforeClasses方法,看这个名字,我们应该能猜到这个方法是为了处理被BeforeClass注解的方法的。
在看它的实现之前,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是我们来实现的话?我们该怎么实现呢?或者我们可以换个问法,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够保证一个方法在另一个方法之前执行?你有没有什么思路呢?(在向下看之前,最好自己先思考一下)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一个Statement包装类,也就是使用装饰模式。在执行这个Statement之前,先执行BeforeClass;或者我们也可以使用组合模式,构造一个父Statement,BeforeClass和原来的Statement作为叶子节点,不过此处要注意顺序。
现在我们来看看JUnit里面是怎么实现的呢?
?
首先,通过TestClass对象的getAnnotatedMethods方法找到所有有BeforeClass注解的方法。如果没有对应注解的方法就直接返回原Statement,否则就构建一个RunBefores对象返回,很明显这个RunBefores也是Statement的子类。
我们来看这个RunBefores类是如何实现来保证具有BeforeClass注解的方法先于Test注解的方法执行的。
?
注意evaluate方法,首先先遍历执行了BeforeClass注解的方法,然后执行了测试方法Statement对象的evaluate方法。 显而易见,这里使用的是装饰模式。
装饰模式: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
也就是说,JUnit通过装饰模式动态的给测试方法添加了额外的职责。相信其它的方法不需要看你也能大概知道是怎么实现的了吧?
RunNotifier的作用RunNotifier的实现就更加的显而易见了: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使用观察者模式的作用就是解耦测试的执行与测试结果的展示。我们来看一下JUnit具体是怎么做的。
我们接着上面的childrenInvoker方法往下看,childrenInvoker里构建了一个Statement,实际调用的是ParentRunner里的runChildren方法。
?
这里为什么要用线程来执行呢?其实理由很简单,这里执行的是一个个的测试方法,每个测试方法之间是没有关系的,所以这里使用线程,可以提高测试的执行效率。
注意:虽然每个测试方法是独立的,但是结果Listener是公用的,那这里就涉及到了竞争问题。JUnit是如何保证线程安全的呢?这里留给大家去源码里查找答案。提个醒,先了解下CopyOnWriteArrayList
线程方法里执行的是runChild方法,而这是一个抽象方法,由子类实现。它有两个实现类,一个是BlockJUnit4ClassRunner类,一个是Suite类,很明显Suite是用来执行一批测试方法的。这个关系是组合模式的套路!Suite和BlockJunit4ClassRunner之间使用的肯定是组合模式。如果不信可自行验证,这里就不再梳理了。
我们这里直接看BlockJUnit4ClassRunner的runChild方法。
?
注意其中的methodBlock方法,回想一下上面的classBlock方法,能猜出来这里的逻辑吗? 最后到runLeaf方法,也就是最终执行的方法,我们来看notifier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
这里相当于对statement执行的开始、结束和报错阶段进行了监听,调用了不同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最终委托到了注册到TestNotifier的TestListener了。比如addFailure方法,最终调用的是TestListener的testFailure方法。
现在我们只要看一看哪些类继承了TestListener类,就能知道测试结果有哪些处理方式了。(后文会从此处将整个执行流程串联起来) 我们以最简单的TextListener为例。
?
可以看到,这里只是简单的将其输出到命令行。 如果你想要其它的结果处理方式,你只需要编写一个类实现TestListener类即可。 我们反过来想一下,如果不使用*模式,这里的测试执行和结果处理是否就耦合到了一起,且没有扩展性呢?
总结在本文中,为了回答上文提出来的问题,我们对核心代码流程进行了代码级别的梳理,并理解了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如果不这么设计又会带来什么问题。
同时,你应该也体会到了,熟悉设计模式能极大的提高阅读源码的效率。假设你不了解设计模式,你就需要先理出类之间的关系,比如上面的RunNotifier和TestListener之间的关系,然后思考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同时可以到网上找资料确认这两者的关系,以学习观察者模式。当下次再看到类似结构的时候,能快速的理清逻辑。
下文我们将结合Spring来梳理JUnit的Runner,完成整个测试流程的最后一块拼图。
原文:https://juejin.cn/post/709741345449495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