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蝈蝈籽怎样保存到明年春天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3: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16:53
人工孵化蝈蝈的技术,如同民间独有手艺,虽不外传,却有文献可循。王世襄与夏美峰的著作《中国葫芦》、《名虫玩赏》中都有所描述。虽然我不是虫类专家,也无亲自养殖经验,但根据文献、他人经验及儿时农村生活观察,简述如下:
第一步,准备产床。模仿自然环境,将筛过细沙与土以一定比例混合,经过高温消毒后,置于敞口容器中,厚约6-7厘米,抹平压实但不宜过硬,以利幼虫钻出。喷水保持土壤湿度,形*工“产床”。
第二步,产卵。选择已受孕的自然蝈蝈或优质雌雄蝈蝈放入产床,两周后产卵。将产床置于温室中,进行孵化。但因卵在土中深浅不一,部分幼虫可能无法钻出而死亡。为提高存活率,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三步,筛卵与布卵。使用筛子将产床中的卵筛出,集中保存或重新布置,以提高幼虫存活率。操作与第一步相似,将沙与土混合铺底,约6-7厘米厚,均匀排卵,覆盖2-3厘米沙土,喷水保持透气性。
第四步,加温。控制孵化温度在25-33度,夏季直接于阳光下孵化,适时喷水。温室中需人工控制温度波动。温度控制是成败关键,需掌握。
一个月后,卵上出现眼睛;两个半月,幼虫雏形形成;三个月后,幼虫破土而出。刚出壳的蝈蝈颜色浅,逐渐变深。经历七次脱壳,变为成虫。在第三次脱壳时可辨雌雄,雌者淘汰,雄者分罐饲养。
在孵化过程中,食物营养至关重要,尤其喂食含钙或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豆类、胡萝卜、羊肝等。蚕卵的孵化则需在适宜环境中,控制室温与湿度,适时感光,等待蚁蚕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