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22: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20:59
朱伯昆先生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是继冯友兰和张岱年先生之后中国哲学史研究“北大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自五十年代起,朱先生在研究中国哲学史时,展现出独立于教条主义式意识形态的特点。1957年发表的《我们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一文,反思了简单套用哲学史上两条路线斗争来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做法,产生了积极影响,展现了朱先生的学术洞见和勇气。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朱先生在五、六十年代的学术工作主要集中在哲学史教学资料的整理和编辑。他先后主编了《中国历代哲学文选》(先秦——隋唐)、《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汇编》(先秦——隋唐)、《中国哲学史资料长编》等,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束后,朱先生负责重新编辑《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进一步为全国范围内的中国哲学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朱先生自五十年代起就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教学骨干,教学活动持续了四十多年。他开设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资料讲解”、“中国哲学史学史”、“中国伦理学名著选读”、“易学哲学史”等课程,是同时代学者中授课最多的教师之一,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心得。*结束后,朱先生提出一个详细的中国哲学史讲授大纲,该大纲摆脱了旧的教条主义做法,注重中国哲学的固有问题和特点,尤其注重历代理论思维的成绩,对于中国哲学史的讲授产生了重要而实质性的影响。
朱伯昆,1923年,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属天津市)。1947年,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读书。1951年,留清华大学哲学系,担任冯友兰先生助手。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易*合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东方国际易学研究基金委员会主任;冯友兰研究会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