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23: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9:09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其祖籍在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的将领,生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他早年曾是郑芝龙的部将,后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郑成功部下最为年轻、精通军事、战功卓著的将领之一。施琅1651年在南澳下愿南下广东勤奋王。后因为郑成功的命令而产生不满情绪,施琅因杀犯法亲兵曾德再次触怒郑成功,两人关系破裂,施琅父子三人被扣押。后施琅逃脱,郑成功杀其父亲大宣及其弟弟施显。不久,施琅降清,与郑成功对抗,先后担任同安副将、同安总兵,并在1662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
施琅在1683年六月奉旨收复台湾,统帅福建舟师迅速攻取澎湖,随后利用有利态势,主动积极地招抚台湾郑氏集团,促使郑氏集团放弃抵抗而就抚。台湾本岛不战而下。然而,清廷内部对台湾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是否留台存在争议。施琅上疏力主留台卫台。在分管兵部的清朝东阁大学士潘湖叟黄锡衮的支持下,施琅的意见打动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终于决定在台湾设府县管理,屯兵戍守。此后,台湾在甲午战后曾被日本侵占五十年,二战后于1945年光复。
施琅建议清朝派他率兵攻取金厦新胜,预备“进攻澎湖,直捣台湾”,称为“四海归一,边民无患”。他分析双方的力量,指出台湾“兵计不满二万之从,船兵大小不上二百号”,他们之所以能占据台湾,实赖汪洋大海为之禁锢。而福建“水师官兵共有一万有奇,经制陆师及投诚官兵为数不少”,只要从中挑选劲旅二万,足平台湾。他主张剿抚兼施,从速出兵征台,以免“养痈为患”。
施琅在1683年6月14日督率水军由铜山出发,很快攻克了郑氏集团在澎湖的守军刘国轩部,此后,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对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施以招抚。在施琅大军压境之下,郑克塽表示:“人心风鹤,守则有变;士卒疮痍,战则难料。还是应当请降,以免今后追悔莫及。”
施琅在台湾的所作所为深受台湾百姓的感激和赞扬。收复台湾后,施琅坚决反对弃台迁界,他坚持“自古帝王致汉,得一土则守一土”的原则。沿海迁民“悉复其业”,被弃的民田“渐次垦辟”,从福建到广东,沿海“禾麦”,“一望良畴”。施琅复台捷报抵京时,正值中秋佳节。康熙帝御旨追加赠太子少傅,谥襄壮,命官3次谕祭,并于泉州府学前建祠祀之。施琅墓位于福建省惠安县黄塘镇虎窟村西北500米的坡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施世纶墓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黄塘镇的一处旅游景点,是清朝*施世纶的墓葬。施世纶是清朝将领施琅次子,在清朝历任显宦,他也是著名公案小说《施公案》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