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梁平特产:梁平木版年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14: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1 03:47
梁平木版年画的基本介绍
梁平木版年画属于民间美术梁平"三绝"(竹帘、年画、灯戏)之一,是重庆市梁平县境内人民群众为庆贺年节而绘制的一种绘画艺术,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梁平木版年画的内容和全国其它地方年画大同小异,但其艺术处理手法,画面效果迥然不同。其艺术特点既不同于杨柳青年画的典雅细腻,又异于绵竹年画的鲜亮浓艳,也有别于潍坊年画的刚健明快。而独自表现出一种粗犷野俗、浑厚凝重的原朴之美,具有重庆山区农民那种纯朴敦厚气质。在中国民间年画文化中独树一帜,成为符合黎民百姓欣赏习俗的一种版画艺术。
梁平木版年画的产品特点有哪些?
梁平木版年画自清初民国以后,经过发展,以年画门神为代表,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征。
①人物造型朴实敦厚,手法夸张,缩短身长(约四个头高),突出表现头部五官,扬起剑眉于额上,双眼炯炯有神,再配以动感的美髯,增添神威,威武仪态,震撼人心。
②人物服饰具有典型的明代朝服特点并有所变化。
③画面色彩鲜艳而沉着古朴,丽而不媚,以大小、冷暖不同色块的巧妙搭配,使画面产生富丽感。
④构图饱满简洁,对称呼应,疏密、虚实、动静处理十分得当。
⑤人物造型线条生动流畅,睑部的细致描绘,不分男女,都在脸上腮部“开脸”,涂上椭圆或扫帚形桃红,妙趣横生,实为其他年画所罕见。
⑥一般门画造型规律是张牙舞爪,气势汹汹,以镇家宅。梁平年画却是一副慈祥和气的面孔,而且动作四平八稳,无大的扭曲,妇儒老幼视之皆无恐惧之感。
梁平木版年画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1536年,梁平县屏锦镇最初出现印刷红纸的刷房。当时,刷房在红纸上用墨印单图案和神灵,以满足百姓婚丧嫁娶的需要,后来开始生产年画。清乾隆(1735年–1796年)年间,年画业成立了行会,名“梅葛会”,由染纸、年画作坊主捐资修建“梅葛庙”。为梁平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屏锦镇最早的年画作坊兼销售的商号名“元兴号”(旧称刷坊),从刷制红纸到生产年画,工具简单,技术水平不高,品种不多,门神印刷在红纸上,套用红黑两色,色调简明单纯。
清初《高梁耆英集》蓝选青所作《竹枝词》中,对梁平年画有如下描写:“闲披屏市诸先生,官禄榜黄色色新,更有驰名京省处,钩金水甲土门神。”这里所说“土门神”就是梁平年画。
梁平木版年画发达于清代康熙(1661年—1722年)、雍正(1722年—1735年)时期,鼎盛于清末民初。
梁平木版年画的获奖荣誉
梁平木版年画属传统木版年画,是中国西南地区年画产地之一。它与川西北的绵竹年画、川南的夹江年画齐名,亦称为西南三大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