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05: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5:43
要实现海蛰在池塘的高产养殖,首先,选择池塘时,应选择靠近海边、排水便利且有淡水补充的池塘,进行整修清淤,确保坡度大于1:3,池塘面积至少1.2公顷,最好能模拟自然生态,后期水深需达到1.8米以上。
海蜇对环境要求不高,适宜的温度在8-35℃,最理想是15-28℃,盐度范围10‰-32‰,最适合15-30‰,pH值需保持在弱碱性,即7.6-8.5。在放苗前,对池塘进行消毒,清除影响海蜇生长的病害,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处理,同时要肥水,以提供繁殖所需的基础生物饵料,保证水质不过于瘦清。
在放苗前,要设置网带防止海蜇被大风冲走,网带应设置在适度深水处,并确保网眼大小适宜。同时,要在进水口周围设置网拦,以防止敌害侵入。定期清理网带和网拦,保持水流畅通。
在运输海蜇苗时,需控制在12小时内,确保充氧、避光、降温。选择伞径1.5cm以上、活力强的海蜇苗放养,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无风或微风时投放,投放点选择在40cm以上深度,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放苗数量应根据池塘条件决定,可适量多放于水质良好、换水方便的池塘,但要控制在7500-15000片/公顷。养殖管理中,初期保持水质稳定,后期根据海蜇生长情况调整换水,注意盐度控制在15‰-30‰。海蜇主食浮游生物,适时补充饲料,如卤虫等。日常管理中,定期巡池、显微镜检查和理化因子测量都至关重要。
海蜇生长速度快,40日龄后可达5-10公斤,可分批捕捞,以大留小。收获时,可用刺网、抄网或浮拖网,结合排水作业进行。通过以上细致的管理,可以实现海蛰在池塘的高效高产养殖。
海蛰又名白皮子,在水产动物中属腔肠动物,根口水母科,海蛰属。外形似伞,身体分为伞部和腕部。海蛰经过腌制加工后,伞体部称为“海蛰皮",口腕部俗称“海蛰头”。在中国,海蛰皮的出口历史较长,从60年代开始,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出口量达三、四千吨之多的出口商品,深受国外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