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05: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7 13:48
裴松宪说,针对这些问题,大冶镇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的大讨论,希望找到一条群众、企业主和*共同接受的、能达到三赢的道路。他们最终形成的共识是:抓住2008年煤炭价格持续攀升、煤炭企业利润丰厚、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有利时机,企业和*共同出资,让老百姓得到足够的补偿,在彻底解决群众的社会保障问题的前提下,实施大搬迁,推进城镇化;以煤炭企业为投资主体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施产业升级,强力推进工业化;以*引导、企业支持、群众拥护并积极参与,使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土地得到科学合理整治,恢复和增加大量的耕地面积,最终使大冶镇的社会转型能够成功顺利地完成。
为此,大冶镇委托河南大学牵头,设计了一套《大冶镇可持续发展的方案设计和实施对策》(以下简称《对策》)的方案。该《对策》认为,塌陷区人们居住环境恶劣,而且占压了有限而宝贵的煤炭资源,只有实施彻底的搬迁*才能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即使是一些地下无煤的非塌陷区,分散居住的农户交通不便,生活困难,并造成了较大的土地资源浪费,也必须搬迁。在人口搬迁的设计方案中,大冶镇计划让塌陷区的压煤户先行搬离并优先安置,农民搬离之后,必须把土地租给*进行集中整理、复垦,计划成立大冶镇土地开发公司负责开发。
此外,*还负责为搬迁户每户提供一个劳动力就业岗位,并定期对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自搬迁之日起,*和企业分阶段负担每个人口补偿面粉20公斤,期限三十年。按照拟订的方案,平均每个搬迁户将会从煤炭企业获得搬迁赔偿费5.2万元,镇*还要补偿1万元。
整个搬迁完成后,大冶镇8万人将主要居住在镇*东、南两侧新规划地下无煤居住区,大冶镇把它当作推进大冶镇城镇化进程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为了促使煤炭企业能够尽早地落实非煤投资项目,大冶镇设想“不以关停矿井等行政干预的方式强制执行,而是通过提取非煤产业建设基金的方式促使他们自觉完成投资”。例如,从2005年3月1日开始,从每吨煤中提取5元钱,该基金由镇*设专门账户、专人管理。基金的所有权仍然归煤矿业主,一旦煤矿业主达到镇*规定的非煤产业建设标准,此前提取的产业基金将如数退还。赞许中的争议
大冶镇的这个规划是由河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耿明斋牵头拟定的,规划中的意见和措施代表着耿和大冶镇*的共同意见。
河南省*研究室副主任王永苏参加了当日的研讨会,所提观点颇受与会人员赞同。王永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三个肯定和一个建议”来概括他的观点。“三个肯定”中首先是肯定了大冶镇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现在全国都在探讨资源型城市如何避免矿竭城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河南是一个资源大省,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大冶镇提出的这个命题对全省资源型小城镇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深刻意义。”王永苏说。
其次,大冶镇是一个丘陵浅山区镇,具有发展磨料磨具产业的各种基础,它把磨料磨具产业集群作为后续产业发展*,具有现实的操作基础,该产业也是一个市场前景较好的产业,是正确可行的。
再次,借助发挥煤炭资源作用,让压煤村庄实施搬迁,把塌陷区村民集中居住,从而加速大冶镇城镇化建设进程,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