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08: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04:31
1922年,战争结束后,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渴望系统学习军事理论,他申请进入工农红军军事学院,这个学院起源于1918年9月的红军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是苏联军事教育的开创者。1924年4月,红军元帅伏龙芝担任院长,提升了学院的教学质量。为了纪念伏龙芝,学院于同年10月改名为伏龙芝军事学院,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将领都曾在这里深造。同年8月,崔可夫如愿成为该学院第五期学员,三年间,他的军事理论知识在实战经验中得到显著提升。1925年8月,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伏龙芝元帅鼓励学员全身心投入提升部队军事技能和政治觉悟。
崔可夫因学业优异,被学院留任东方系的中国部继续深造一年,东方系旨在培养军事外交官,对学员要求严格。在此期间,他专注于汉语学习,并常与纳里曼诺夫东方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交流。1926年秋,崔可夫以外交随员身份首次出使中国,访问了哈尔滨、长春等城市,亲身感受到战乱对中国人民的影响。
1927年秋,崔可夫完成东方系学业后,再次赴华担任军事顾问,足迹遍布华北、华南和四川省,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并能流利地使用汉语。1929年,中苏中东铁路纠纷升级,苏联宣布断交,崔可夫被派回国。同年7月,苏联组建远东特别集团军,崔可夫在伯力集团军参谋部从事情报工作,见证并参与了同江、富锦地区的战斗。中国东北军在装备劣势下败北,最终签订了《伯力协定》。在这次冲突中,崔可夫亲历了苏军步兵与战车部队协同作战的强大威力。
世界大战的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将领为数不少;但是,拥有外交生涯的勇将却不多见。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联红军中就有一位这样的将领,他就是与世纪同龄的苏联红军元帅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英文:Vasily Ivanovich Chuik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