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19: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7:36
后代学者借助等韵工具,主要目的是通过反切推测汉字的现代读音,如《切韵指掌图》就是一个实例。该书的《二十图总目》相当于一个索引,列出了如“高”和“娇”(-ao, -iao)等声母和韵母的对应关系。这些对应关系在宋代编纂,与现代发音有些差异,但提供了研究古音的线索。
例如,若要查找“?”字,根据“古红切”注解,首先在第3图找到“古”,在上声格的第一横行,接着通过“-ong”在第2图找到“洪”字,从而推断出“?”字念作“公”。《检例上》中提到的“先求上字居何母,次求引韵去横搜”即描述了这个查找过程。
另一个例子,查找“秠”字的“篇夷切”,先在第8图找到-ian,再通过-i在第18图找到“移”,然后推断“秠”字念作“铍”。《检例上》的“此叶全无前后收”说明查找过程中可能需要跨行查找,如“蜏”字的“余救切”,通过“舁”字在第3图找到“救”,再通过去声格找到“狖”,借助平声推断为“又”,体现了查找方法的灵活性。
总的来说,早期等韵书如《切韵指掌图》对理解《切韵》音系至关重要,而晚期等韵则有助于研究作者的方言特色和宋以来的语音变迁。通过等韵书,音韵学家能够深入探究古音的魅力和演变历程。
概述 等韵学研究的对象,通常二名不分。它是以音节表为主要方式对汉语字音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