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20: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16:17
行至百丈山,约三里路,右有深谷险峻,左连陡崖;石阶叠起,逾十级而过,美景似乎由此展开。沿石阶东行,可见一涧,石桥跨于其上。涧内藤蔓苍翠,古木参天,虽夏日炎炎,仍感清凉。涧水清澈,飞流直下,声声淙淙。过桥后,沿崎岖小径上山,可见一座寺庙,虽只有三间小屋,却能俯瞰涧水,清风习习,石桥横跨小池,北行数级可达庵中。庵内简陋,唯有西阁楼风景宜人,溪流自西谷奔泻,注入小池,形成小涧。西阁居上游,可观激流撞石,然后方石壁无景,唯有夜深西阁楼上,流水潺潺,听之久而感悲凉。
出山门东行,十余步可见石台,下临深崖,势险峻。向东南望,瀑布自岩洞喷涌,数十尺直挂空中,飞沫如珠,日光下光彩夺目。石台对山西南,芦山独立,群峰远近,映照夕阳,紫翠交织,美不胜收。清晨,山下云雾缭绕,峰峦如海浪翻腾,变化无穷。石台东面,山路断续,乡人凿石阶,设祠堂祈雨。虽险,百丈山之景至此尽矣。
与刘允父、平父、吕淑敬、徐周宾共游百丈山,皆有诗记述,详述游历。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皆为百丈胜景,各赋诗以记,以赠同游,并与未能亲临者分享其美。
《百丈山记》选自《朱文公文集》,作者朱熹。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